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不出家门能祭祖 我市有墓园提供网上祭扫代客扫墓服务

核心提示

       清明时节,我市各大墓园迎来祭扫高峰。前昨两日,记者分别深入各墓园了解到,由于各墓园提前做足准备,政府各部门紧密配合,派出人员现场指挥,祭扫秩序井然,现场一派庄严、肃穆、和谐的气氛。今年庞大的扫墓人群中,手持鲜花的占了绝大多数,在不忘传统祭祀的同时,一些时尚环保的祭祀方式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纳。

手捧一束鲜花,寄托对故人的哀思。时尚环保的祭祀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纳。

清明祭祀:各大墓园现祭扫小高峰

       昨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位于东源县仙塘镇热水205 国道旁的福寿园。福寿园是我市推进殡葬改革中较早开发的一个仿古园林式永久性公墓。陵园将园林与墓园融为一体,景色秀丽,内设福、禄、寿、吉、祥等墓区,备有1.5 万穴墓位和5000 个骨灰位,各种造型的墓穴精雕细琢,使高雅的陵园艺术与高尚的文化底蕴完美结合。

       记者看到,陵园布置一新,打扫得格外干净,大门口还挂起了提醒人们进行绿色祭拜、文明祭拜的标语,不时传出的乐曲,勾起了人们对逝去亲友的思念。陵园的工作人员还不停地四处转悠,解决各种问题,以最好的服务迎接前来祭扫的市民。上午8 时30 分左右,陆续有市民携老扶幼,带着祭品驾车前来陵园扫墓,随后车流不断增多,到了10 时,停车位都停满了车辆,一些车辆只能在交警的引导下停放在路边。而前天的人流高峰也是出现在这个时段。据统计,前昨两天,该墓园就接待了祭拜群众二、三万人,车辆1000多辆。

       在青龙园公墓和市殡仪馆,同样也在上午10 时左右出现了人流高峰。截至昨日,市殡仪馆已经接待祭拜群众近万人,车辆达到1000 多辆。记者分别从三处祭拜点了解到,根据往年经验,预计今日将迎来清明节的祭拜高峰,高峰期将从上午9 时持续到12 时,建议市民最好错峰祭祀,提早或者推迟祭拜时间,以避免陵园周边排长龙现象。

我市各大墓园昨日迎来祭扫小高峰。

清明交通: 路面畅通未出现拥堵

       前、昨两日,记者驱车到福寿园、青龙园公墓和市殡仪馆,沿途公路未出现交通拥挤和堵车等现象,一路畅通无阻。从青龙园公墓和市殡仪馆出入路口开始,各个分岔口都有工作人员执勤,来往车辆在交警的指挥下,安全通畅地通行。据了解,此次为了保障清明节期间扫墓市民方便出行,公安部门调动了部分警力,维护现场交通、治安秩序。

       在青龙园公墓入口几十米处,记者看到几名值勤人员正在路上,指挥前来祭祀的车辆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场,而在公墓内只停放前来祭祀的摩托车辆。据现场值勤工作人员介绍,每日祭祀高峰从早上9 点30 分到11 点左右出现,前来祭祀的车辆是平时的2 至3 倍,为了保证市民顺利祭祀,工作人员只能对车辆进行分流,以缓解停车压力。

       在福寿园门口的205 国道,交警部门还在路面设置了警示桩,提醒车辆减速行驶,按指示位置转弯,以避免车多引发交通事故,五、六名交警不慌不忙地指挥出入不停的车辆。现场还准备了一辆拖车应急。

       在市殡仪馆内,记者看到,馆内全部服务窗口均处于运作状态,在大厅门口还设有咨询处、缴费处和办证处,现场除了有工作人员巡查外还有民警巡逻,对不知情携带烟花爆竹的市民及时进行禁止和教育,倡导市民文明祭拜。

清明服务: 开通代客扫墓等服务

       清明祭拜高峰,停车难、交通堵塞、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各大墓园在拜祭节日里遇到的难题。各墓园都提前做足了准备,以应对清明祭扫高峰。

       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往年经验,为方便市民祭祀,市殡仪馆制订了多个方案,除在停车场划好了标志线,使车辆能够更为合理停放外,市殡仪馆今年还新增加1 个停车点,增加车位150 多个,目前可同时容纳600 多辆小车停放。“加上沿线公路两旁也能停放相当一部分车辆,估计不会再出现停车难的现象。”该负责人表示。

       而在清明前夕,针对去年清明期间车辆达到500 台次的情况,福寿园在原有200 个停车位的基础上又增设了200 个停车位,再加上交警在路面临时设置的停车位,完全可以应对车流高峰。为防止祭扫群众燃放鞭炮引发事故和矛盾,福寿园还在每个区域设立了一个指定燃放点,增加人员引导群众到指定燃放点燃放鞭炮,同时,每个墓前还添置了一个焚烧炉,供群众焚烧祭品。

       为方便群众,福寿园还与市里的相关酒店、花店进行联系,在现场就可以订购金猪、鲜花等祭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各种需求。福寿园同时开通了网上祭扫服务、代客扫墓。

       据福寿园的相关人员介绍,清明节前就接到一些群众的预约,代客扫墓,工作人员会将扫墓的过程制成 DV,然后传送给客户。为方便群众,清明期间,福寿园还对有预约的客户免费接送前来扫墓。

清明安全:政府部门派员维持秩序

       记者了解到,清明期间,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群众的祭扫活动。

       在福寿园,除了交警外,工商、民政、消防、医院、治安等部门都派出了人员到现场维护秩序,以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记者在市殡仪馆看到,大门口还停着一辆消防车和几名消防人员随时待命。

       为保障清明节群众祭奠活动顺利进行,东源县还印发清明节祭奠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副县长任现场总指挥的清明节群众祭祀接待工作临时指挥部,以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确保群众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指挥部署消防、交通、治安、安监、殡葬执法、城管、后勤保障等各小组,定岗定人,确保清明节群众祭奠活动安全、文明、有序、和谐,有效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

清明声音:用鲜花祭祀安全又环保

       连日来,记者在东源县福寿园、河源青龙园和市殡仪馆看到,今年庞大的扫墓人群中,手持鲜花的占了绝大多数,在不忘传统祭祀的同时,一些时尚环保的祭祀方式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纳。

       在市殡仪馆内,记者注意到,这里已聚集了数百人,秩序井然,馆内祭拜处还特意设置了鲜花售卖点,没有出现一例燃放鞭炮祭拜的行为,也没有太多烧纸钱的痕迹,不少祭拜桌前都摆放着鲜花。市民李先生一家八口每年清明节都来祭拜亲人,今年他们带来了3 束鲜花放在祭拜台上,他们说:“以往清明来都烧纸放鞭炮,弄得乌烟瘴气。现在用鲜花,这种形式又环保又安全。”彭先生夫妇前日特意从深圳赶回来扫墓,在故人墓前插上了一束鲜花和摆放了一些简易的祭品,他们告诉记者,他们不打算带太多祭品来扫墓,这些东西是在路边刚买的,“只要心意到就行了,相信亲人也不会责怪的。”

       据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介绍,今年开始该馆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取得了明显效果。随着馆内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烧纸的市民也比往年有所减少,不少市民都是购买了鲜花来祭奠。本报记者 黄仕忠 陈仕平 文/图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清明时节,我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也引起了很多人对“孝”的思考。因为,生前不孝敬父母;死后奢办丧事、豪奢祭扫的行为,曾屡见报端。这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尽孝道应该选择“厚养薄葬”,还是“薄养厚葬”?

       没有墓穴,没有墓碑,也不需要骨灰盒和棺木,3 月30 日,成都市22 个家庭为逝去的亲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草坪葬。逝者的骨灰被撒进土壤,上面种上茵茵绿草,生命的终点便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鼓吹厚葬之风越来越盛的今天,笔者要为这种“薄葬厚养”的新风叫好!

       国人一贯讲究“生养死葬”,并将它视为“孝”与“不孝”的标尺。在我国,隆丧厚葬的传统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之久。从春秋战国开始,历代都倡导“孝为仁之本”。厚葬死者的人,往往会受到人们赞扬,如东汉末董永 “卖身葬父”,就被传颂千年。

       然而到了今天,随着历史的变迁,对“孝”的理解、执行却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很多人更多地将表现孝道的方式与崇尚奢侈浪费的风气结合在一起。丧事为“白喜事”,要大宴邻里、乐队歌舞表演、请“哭丧人”营造气氛、修建豪华陵墓……殡葬中追求厚葬之风的鼓吹,已经成为许多人无法承受之累,以至于让人有“死不起”的慨叹。

       但是,厚葬真的能显示孝道吗?未必。逝者已矣,对于已经离世的死者来说,亲人做得再好都是隔“世”观“花”,花开与不开,香与不香,都真正是身外之物了。所以,就算死后做得再花俏,还不如在老人生前对他们好点。

       俗语说:“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很多老人更愿意生前孩子能“常回家看看”,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享受子女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能颐养天年。尽孝就要尽早!厚养,是后辈人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对老人活着不厚养,死后却闹排场,相信这是活着的老人和知情达理的乡亲都不愿看到的。

       “厚养”是为了曾经活着的人的生命,而“厚葬”却是为了仍然活着的人的心理和脸面。鲁迅就曾经立下遗嘱,要求“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周恩来也叮嘱亲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大地上。这些伟人都为“厚养薄葬”作出垂范,在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更应该大力倡导厚养薄葬的新风。希望更多的市民懂得这个道理,从自己做起,更好地推动社会移风易俗、革故鼎新的进程。(蒋安春)

   网友相关讨论详见河源民生论坛: 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46929






上一篇:两石场老板露面回应网民质疑 声称为复绿作业并未开工
下一篇:阳台成为鸡舍邻里受到干扰 市民建议政府出面统一排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