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市区新公交运营 满意与不足并存
市民对新公交车满意多于挑剔。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群众寄予厚望的市区新公交车运营一个月了,运行情况如何?是否真正让群众乘坐起来舒适、方便、快捷呢?前昨两日,记者走访了相关企业和市民,并深入到新公交线路现场了解情况。
日发送4 万多人次 上班族成乘车主力
据公交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公交运营以来,及时实现了与老公交的对接,客流稳定,平均每天发送的乘客有4 万多人次,一个月共发送乘客120 多万人次。
公交公司的相关人员也对乘客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据介绍,乘客的构成主要是上班族、老人、学生三部分,分别占 60%、30%、10%。客流高峰在早上 7 点钟和下午5 点30 分左右,持续时间为半小时左右,这个时段的客流特点是来得很急,走得也急,这与其他城市的公交车特点相符。因此公交公司对这一时段加强管理,确保乘客走得了走得好,不发生事故。
两条线路有所调整 三条线到人民医院
新公交运营以来,部分线路进行了调整。据了解,18 路已调整为市人民医院至新丰江,12 路调整为万隆公园一号至市人民医院。调整后,到人民医院的公交车从1 路车增加到3 路车,极大地方便了到医院看病的群众。
记者了解到,线路调整后市人民医院门前的摩托车搭客现象大幅减少,门诊病人也比以前增加很多。公交公司线路调整得到医院的好评和支持。据了解,市人民医院计划提供场地给公交公司作为调度室,方便公交车停靠。而市技工学校不但提供400 多平方米的地方作为公交车的停靠站,还无偿做好洗车等工作,让公交公司深受感动。
据悉,为解决市区西面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公交公司正在进行调研筹划,拟将客流比较少的文化广场至水泥厂的6 路车延伸到市人民医院;同时针对2 路车受紫金桥限行的影响,拟将改走老河义路经胜利大桥到达市人民医院,方便市区东面群众看病。
IC 卡使用远低于预期 市民多不知如何办理
据悉,为方便市民乘车,新公交公司推出了绿都IC 卡,但销售情况并不太理想。据统计,5 月2 日,该公司收到刷卡车资290 元,到了5 月25 日,刷卡票款也只上升到886 元。目前,该公司的发卡总量在6000多张。
据绿都公司的负责人张汉雄介绍,一方面用卡与用现金没有差别,另一方面是公司推广力度和手段都不够。据介绍,推广 IC 卡对方便群众乘车,节省公司管理成本都有很大好处,公交公司计划申请将现金票价提价,对 IC 卡票价给予优惠,以吸引更多群众使用IC卡。
不少市民表示,想办IC 卡却不知道如何办理。记者了解到,各条线路终点站的销售点都可购买,也可向所乘坐的公交车司机购买IC 卡。但一些市民认为前一种方式很麻烦,不清楚还可以向司机直接购买,所以没有用 IC卡。
收到200多宗投诉 市民期盼开新线路
据公交公司反馈的信息显示,一个月以来共收到各种途径的投诉200 多宗。平均每天8 宗左右。该公司负责人认为,这对每天有四、五万人次乘车来说,这些投诉量还算比较正常。公司做过调查,市民总体对新公交车评价还是比较好的。
据介绍,投诉主要集中在开新线、增加车辆密度等。公交公司负责人称,大多数投诉是合理的,但有少数不太切合实际,比如一些市民要求车开到他家门口,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公交公司还表示,对群众反映的意见,一定认真梳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公司改进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市民提供好的建议和意见,公交公司称应该感谢这些一直关注我市公交事业发展的市民。
新车故障率较高 百台次的车抛锚
新公交车选用广东省佛山飞驰客车厂生产的FSQ6810JYG 型公共汽车,是在国内10 多家公共汽车生产厂家中根据车辆安全性能、技术质量、售后服务等最好最优中选定的。但由于大部分设备都是国内生产的,新车故障率较高,主要是生产的缺陷。据介绍,一个月下来有上百台次的车辆抛锚,都是机械故障引起的,坐车的市民还是相当理解的。目前公司正在联系生产厂家,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解决一些车辆故障率较高的问题。
记者再体验:
没有公布投诉电话
前昨两日,记者搭乘多路公交车发现,相比一个月前公交车试运营阶段,公交车上的一些不足之处正逐步完善,新公交车前门处都增加了线路图,投币箱上贴上了1 元的标志,市民一眼就能看到这条公交线途经站点和投币额。
但记者发现,目前各条公交线路,均看不到有投诉电话公布。有市民抱怨,如果在行驶过程中与司机或者公交公司方面产生纠纷,他们向哪个部门投诉,打什么电话都不清楚。
车厢内没有垃圾篓
昨日,记者乘坐6 路车的过程中,总是能看到有市民将纸屑扔在地板上,更有甚者将口水直接吐在车厢内。记者环顾了整个车厢,发现6 路车上没有设置垃圾篓。据记者调查发现,其它线路的公交车同样也没有安装垃圾篓。一位张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搭公交车的市民那么多,在行驶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垃圾纸屑,不论有没有市民乱丢垃圾,在公交车上安装垃圾篓是很有必要的。”
个别报站器声音低
前天下午,在高塘移民点5 路车的起点站,记者一走进车里,就听见正在播流行音乐,而司机大佬正随着音乐跳动的节拍,舞动自己的身体,口中还不时唱出歌词。记者本以为等车开出站点,司机就会将音乐关闭,可是直到记者下车,流行音乐都一直回响在车厢内。
公交行驶过程中,有乘客向司机投诉说听不清报站器声音,想让司机关掉流行音乐。可是司机大佬并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将流行音乐的音量调小。当天下午,记者再次乘坐5 路车,从发车站文化广场到高塘的整个行车过程中,报站器仅仅在到站的时候报了站名,行驶途中3 次出现“终点站已到,请所有乘客下车”的错报。
满意度调查:
九成乘客感觉满意
老城望江楼站,共有9 条公交线路经过,是市区公交车最密集的站点。昨日上午,记者在此地对正在候车的乘客,进行了简短的调查。12 名受访的乘客中,有10 位乘客对新公交车1 个月来的表现,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有1 位乘客表示不满意,还有一位市民是首次乘坐新公交车。
程老伯:家住长城世纪华府,出门办事,准备搭乘9 路或者11 路,最满意的是等车时间大大缩短,10 分钟内就能坐到车。
陈 女士:生活原因,经常搭乘,准备乘坐1 路车,最满意新公交车舒适、快捷,新公交上路后出行方式改变,以前是搭摩托车的;司机的服务态度需要改进,发车密度有待加大。
叶小姐:去文化广场,准备搭乘5 路车,路程虽然不远,但公交车只要1 元钱,所以放弃走路和搭摩托,选择坐公交车。最满意新车舒适,便宜,上下车到站才停,有点像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了。
赖先生:家住高塘移民点,经常搭乘5 路车,准备换乘9 路车去人民医院,公交车是他出行的唯一选择,对新公交非常满意,舒适、规范,按站停车大大缩短了行车时间。
欧阳小姐:工作原因常乘坐3 路和 8 路车,一天两趟,新公交车很规范,到站上下,自己很满意;一些站点之间距离太远,凯旋城附近司机经常不开进慢车道,上下很危险,其次就是司机对车内乘客的组织不够,人多的时候没有提醒大家往后面走。
杨小姐:以前都是自己开车出行,因为下雨,选择搭乘1 路车回家,此前没有坐过新公交车,所以不知道怎么评价。她表示,往常天气不好她会选择打车,新公交给人的直观印象很好。
刘先生:有了新公交车后,私家车经常让给老婆开,自己乘车上下班,新公交乘坐舒适,到站上下很规范,让市区有了点大城市的味道。不满意司机素质良莠不齐,有时不报站,公交车的运行环境也不好,没有合适的站台停靠,乘客经常在马路中间上下车,很危险。
陈先生:家住兴源市场,在精电公司上班,需要搭乘1 路车,新公交停靠规范,宽敞舒适,也很干净,希望1 路车的早班车能按线路行驶,今后的票价也不要变。
记者观察发现,上午10 点30 分前后,无论是哪路公交车,市民等待的时间都没有超过10 分钟,与以前动辄半个小时的等待有很大变化。记者也看到,公交站太狭窄、站牌标示不清等问题也存在。
对此,市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冷静地看待这样的调查结果。他认为,新公交车与老公交车,从硬件上比有很大反差,市民评价较高是必然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流量的上升,市民的乘坐要求的提高,一些新的问题还会出现。
盼新公交惠及更多市民
记者在“公仆信箱”及市区一些论坛上看到,市民对新公交提出的意见也不在少数。归纳起来,要求新开线路的呼声最高。其次是新公交的服务问题,主要是驾驶人员开车不够稳,没有严格遵循站内上下车的规定。
一些网友反映,自家或者工作地附近没有公交车经过,无法享受到新公交车带来的舒适、便捷和实惠。对此,市交通局公交科科长邓伟雄表示,主管部门十分注意收集市民意见,但公共交通照顾的是大部分市民的利益,目前新公交跑的基本上还是老的线路,主要是考虑大多数市民已经形成的乘车习惯,其次新公交的投入还很有限,如果某一路段多位市民反映没有车坐,他们会要求公交公司考虑对线路进行调整。本报记者 黄仕忠 张安定 见习记者 曲晨
网友报料1详见本报网上报料平台:http://baoliao.hynews.org/?action=View_topics&id=236&forumid=1
网友报料2详见本报网上报料平台:http://baoliao.hynews.org/main.asp?action=View_topics&id=235&forumid=1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