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连平一山涧惊现红蝾螈

红蝾螈腹部及其背部布满黑色麻点。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连平县上坪镇三洞村近日惊现一条体长约 10厘米,外型酷似“中华小鲵”的野生小动物。昨日,说起当初发现这条小动物的情形,村民谢永辉仍兴奋不已,“一眼看去像娃娃鱼,但细看又不是,从没见过这种形状的鱼。”

    前日下午,经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鉴定,初步认定这条小动物为来自美国的红蝾螈。专家们称,该动物极少在南方地区出现,在国内尚属罕见。

山涧发现小鱼

    据谢永辉介绍,近日,他在连平县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山涧旁寻找中草药时,意外发现了这条红蝾螈。在上网搜索了相关资料后,他怀疑是与恐龙年代同时出现的古生物——“中华小鲵”,但还是希望有关专家对其进行鉴别。

    记者在谢永辉家中看到,被抓获的这条红蝾螈,长约10厘米,长有一条长尾巴,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其颈部不明显,躯干较扁,四肢较发达,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间无蹼,尾侧扁而长,腹部和背部遍布黑色麻点,用手触摸红蝾螈,感觉其体肤非常光滑。

专家鉴定为红蝾螈

    前日,记者将拍到的现场照片上传给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进行鉴别,据该所多位专家鉴别和反馈,初步认定该动物为红蝾螈(中文名),属于无肺螈科,在水中借躯干和尾能上下不断弯曲摆动而游动。

    该所专家谢教授告诉记者,红蝾螈原产于美国纽约州至俄亥俄州间以及南至亚拉巴马州北部,其栖息于山地或平地,冷泉中亦可见其影踪。红蝾螈属于两栖动物,早春至初夏间以陆地生活为主,夏季至冬季间则生活在水中,通常情况下以蝌蚪、昆虫、幼蛙、小鱼等活动的小动物为食。

    专家们称,红蝾螈大部分栖息在国外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截至目前,红蝾螈在中国南方地区极少出现,而在国内也极为罕见,谢教授说,为何产地在美国的红蝾螈,却在连平县的九连山山脉中出现,至今仍是个谜,尚待国内动物学专家作出进一步探秘和调查。

    谢永辉昨日从记者口中获悉该动物非“中华小倪”后,决定将红蝾螈再次放生大自然。

   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60014&extra=page%3D1






上一篇:天晴少雨天气干燥
下一篇:黄村一中学生被同学砍断三根手指想做断指再植遇困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