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摘要]山区语文教学艰难,若能将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就可化难为易。讲述实例,使学生认识知识的重要性;沟通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巧妙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适时给予信息反馈,激励学生上进;作出恰当的评价,维持学生兴趣。只有这样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培养学生教师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6 年,深感山区语文教学的艰难。但是,若能将学生的兴趣培养起来,就可化难为易。

      语文教学,不是光靠精讲多练就可以成功的,还得与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教师讲得再好,再精练,学习效果也不会好的。“兴致所在,永难忘记”。兴趣是学生求知的源泉,是引起学生注意的基础,也是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重要手段。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指出:“教学应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使学生在教学每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目的”。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培养。对学生来说,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学习就会变得积极。反之,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厌恶感,就会对该学科采取消极的态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是一门“千层皮万层骨”的学科,它的复杂性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有条理地去掌握它的知识,只有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吸取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一切空洞的说教都是难以奏效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的主要经验是:

      一、讲述实例,使学生认识知识的重要性

     许多东西都是在失去了以后才感到珍贵。学习也一样,失去了学习机会的人,都会惋惜当年自己没有好好读书,否则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初中生是体验不到这种感受的。我每接到一个新班,就以真情实感感动学生,说:“社会不断向前迈进,时代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步伐更是日新月异,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只有掌握了知识,练好本领,我们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不至于被时代淘汰。”同时,联系实际生活,如好些外出打工人员,无文化而吃尽苦头。我的侄儿就是其中一例。他在电子厂做了七年,由于同事关系好,其哥哥与厂长是要好朋友,厂长提拔他做师傅,结果因文化低,看不懂货单,只做了三天师傅便被辞退了,只好回到原来的岗位。师傅与普通工人,其待遇与工作量的差异是很大的。我通过实例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

      二、沟通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情感是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被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要求。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如果经常感到教师在关心他,爱护他,尊重他,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就会对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反之,如果教师体罚学生,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学生就会对老师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厌恶感,成绩就会越来越差。例如有个学生梁某某,入学摸底考试表明,他的语文基础很差,但英语水平较高。我多次到他家家访,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他生病了我掏钱给他买药。他生日时我送课外书给他。平时,每发现他的一点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我和他的师生情非常深。他逐步喜欢上了语文课,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作业认真依时完成,课后还经常请教不懂的问题。经常向我借课外书看,增加阅读量。一年后他的语文成绩就有了较快的提高。与此相反,他曾因小事与英语老师吵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成绩急速下降。

      三、巧妙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就是 “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既讲明之”。语文教学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染作用,怎样更好地理解课文,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点拨引导,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我讲《变色龙》一课时,基本上是以问题推进教学的。小说中人物与情节的关系如何?假设是在新时代奥楚蔑洛夫敢不敢这样做? 赫留金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当然问题的设置要能突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在讨论答疑中,学生不但了解到作品情节的跌宕悬疑,人物情节大起大落的意义,而且掌握了文章的意图所在,从而了解了当时沙皇统治的社会本质。这样,巧妙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适时给予信息反馈,激励学生上进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评讲作业试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败。每次作文之后,我都认真讲评,以点带面,好的差的都要评析。写得好的作文给予表扬,并张贴,供学生互相学习。写得差的作文一般不公布姓名,只指出其存在问题,指明改正方法,指出其作文存在问题,帮助他修改,并给予鼓励。对写得差的作文,当面批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更大。有一个同学一次单元测验作文不及格,过后她连写2 次,我给她一一指正,评讲,又在班上表扬她的学习精神,给予她极大的鼓舞。结果她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期末考试语文成绩优秀。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出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使其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力求上进。这无疑是适时给予信息反馈所起的作用。

      五、作出恰当的评价,维持学生兴趣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情感。评价应该客观、公正、中肯。客观就是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主观随意性,尤其是做纵向或横向分析比较时,不能掺入感情色彩。正确的评价才对学生有益。不公正的评价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隔膜。中肯蕴含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即使作业失误很多,也不挖苦、讽刺学生。我校有个《寨苗》文学社要求学生投稿。我班学生投上来十多篇稿件,我逐一认真审阅后,不满意。但我没有责怪学生,而是耐心地启发他们几易其稿,终于有五篇稿件被选用。成绩离不开训练,更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评价。如果这一环节失误,后果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师要注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明确学习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乐学、想学,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论文选集.四川重庆民联书局.1946 年.

      2.张文质.迷恋的成长-20 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赖德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彦春、朱寅年.16 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先把他们迷住再说——新课标下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尝试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