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摘要] 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 “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具体做法有:强调阅读课文的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阅读课文;带着问题阅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通过这些举措,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

      众所周知,科技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未来社会的特征决定了人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不再是对个别学习佼佼者的要求,而要成为每个人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指多方面的能力。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本文着重谈一种能力的培养: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即如何教给学生去打开科学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自学能力。所谓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包括会读书、善观察、勤思考等能力。

      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应以阅读数学课本为主。因为课本是知识的源泉,是基本训练的依据。若学生不阅读课本,则很难学好数学,更谈不上提高质量。下面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谈谈我的做法。

      一、强调阅读课文的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阅读课文

      初一学生年龄小,基于小学的学习习惯,常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做作业,数学课本只是起着“习题集”的作用,因此,从初一到初三,数学教师应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时,教师可领读重要的词句,如从定义、公式、定理、公理等入手;其次出一些问答题,让学生看完这些重要词句后,再回答问题。因为看课文,其目的也是要弄清每一概念的含义、定理的内容和证明的过程、公式的来龙去脉以及它们的应用。数学语言十分精练,只有认真阅读课本,仔细揣摩每一句话的含义,才能准确地理解每一个概念、法则、定理。如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若漏掉“在同一平面内”这一要点,即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也不一定平行。比如:房梁和一些柱子的位置关系,立交桥的位置关系,空中高压线的位置关系,就是不相交也不平行的情况。

      二、带着问题阅读,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到了初一下学期,可提出课前要求,要求学生课前搞好预习。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定内容,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预习。上课前,或检查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情况,或由学生讨论这些问题,然后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作必要的强调、补充和归纳。

      布置给学生预习的内容份量要从少到多,先只布置预习一课时的教材。到初二可增加到预习一小节教材,再扩大到预习一个单元教材。到了初三,要求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阅读有关参考书,多方面涉取内容丰富的知识养分。

      三、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进行自读自悟,要求学生读懂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读懂定义的关键字词,想通概念定义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解答,以达到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教学生理解概念。要弄清概念的含义,要会叙述,会举例,会判断;教学例题时,要教学生思索解题的思想和重要步骤;教学法则和定理时,要分清条件(题设)和结论,看完后,尽量用图形或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如线段中点的三种表达形式:文字叙述是,线段上分线段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几何图形是:

      符号表示:⑴ C为AB 的中点⑵ C 在 AB 上,且AC=CB ⑶ AC=CB=1/2AB ⑷AB=2AC=2CB。教读小结时,教学生归纳教材的方法;教读教材时,教学生分析、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找出关键部分、关键词句,指出读数学书必须做到读、想、写、练结合。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教材的主要矛盾和内在联系,研究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要根据学生在读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认真思索,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教学方法,做到胸中有数,然后才到课堂上授课或指导学生读书。要减少课内讲解时间,严格控制课外学生作业量,不搞频繁测验,不搞“题海战术”和“围题战术”。自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保证学生在课外有必要的时间来自学钻研课文。大胆放手,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者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经过认真的思索和亲自实践,才能获取和掌握知识。参考文献:

      1.2000 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

      2.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一篇:浅谈语文“导课”的方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