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创新教学法

     [摘要] 数学是数字技术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突破传统的体系和框架是数学基础教育刻不容缓的事情。要构建起这样一种新型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此文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教学模式创新意识

      数学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教师要凭借数学思维性、灵活性、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采取有效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

      一、一题多解,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灵活性较强,一题多解可以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地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及技巧,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六章中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证明方法有如下几种:

      (1) 作辅助线CD 与AB 平行,延长BC 至E点,

      则∠BAC=∠ACD , ∠ABC=∠DCE 又∠BCA+∠ACD+∠DCE=180° 所以∠BCA+∠BAC+∠ABC=180° (2) 作线段AE 平行于BC, 由图可得, ∠BCA=∠EAC , ∠CBA+∠BAC+∠CAE= 180°, 所以∠CBA+∠BAC+∠BCA=180°。

      ......

      不同的解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设计方案, 自己动手,真正做到自己创新,深刻理解。

      二、几何学习,培养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重现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让学生不断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例如: 在八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钉住,然后再旋转180°,让学生观察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特征与联系。引导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再将这些性质用理论加以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把直观操作、逻辑推理和理论证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合作交流,促进思考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自主、合作与探究。小组讨论可以让教学得到互动和互促。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想法,然后对自己的观点作合理的补充和调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交流思想,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这不仅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有促进作用,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疑惑,然后再进行探究、交流。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本人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请每个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三角形,然后量出三角形的三边长,并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长的大小关系,给出问题:(1) 你发现了什么?(2)得出了什么结论?安排四人一组进行探讨学习。经过热烈讨论,同学们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此时,我给他们设了一些难关,让他们把课前准备的五根小棒拿出来(4cm、5cm、8cm、16cm、 20cm):①在这五根中任意选出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②验证三边之间存在的关系。经过探究,学生们都发现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的结论。“ 现有 8cm、15cm 的两根小木棒,你要找一根多长的小木棒才能与它们组成三角形?”通过动手操作学习,小组的交流合作,教师的适当指导,学生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四、应用数学,激发创新意识

      数学的应用不仅是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创新运用过程。

      例如:一个收银员将某商品价格表上的两位数看颠倒了,因此错误地多收了顾客27 元。如果这个两位数的数字和是15,那么商品的真实价格应该是多少?在提出问题后,学生会想象这个生活中的场景。然后,我加以引导:“这是一个两位数,而且组成这两位数的数字都不知道,这两个数之间有哪些联系呢?”,这样把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把这两位数的数字分别设成 x 和y,然后列出方程,x+y=15,(10y+x) - (10x+y) =27。在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不犯这种错误呢?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既能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的创新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艰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孝屏.浅析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J] . 魅力中国,2009.04.

      2.卢云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J] . 新课程•中学, 2009.05.






上一篇:生物教师的教学语言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