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一、科学合理的导课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理想的导课是教师经验、学识、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它好比一把钥匙,能开启学生的心扉,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在英语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课方法。例如在《新目标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的课文教学之前,教师可在前一天跟学生说,这次课可以带些小卡片、小礼品或者小蛋糕到课堂上来,营造一种生日的氛围。教师可以播放《Happy Birthday》的歌曲,让学生自动进入一种愉快的学习状态。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导课;又如在《新目标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3: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一文开始前,教师可以先把UFO 介绍给学生们。UFO is abbreviatinon of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It looks like a plate.so we can call it fplying saucer. UFO is still a mystery and it is hard for people to explore it.通过教师简明介绍UFO,学生们可以先大概对其有个了解,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内涵。
另外,教师要把书本内容变成活生生的语言情景,创造出学生可见可感的氛围,增强学生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有条件的话,教师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的优势,使用配套的教学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来学习英语。
众所周知,在每年的升中考试中,阅读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包括完型填空、看图填空等也需要读文章才能填。所以,阅读课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一篇阅读教材支解成若干词汇和语法点,使阅读教学成为单纯的词汇、语法教学,使得学生思维局限于某一语法点或新的词汇上,而不能从整体上感受整篇文章。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组织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可针对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设计一些练习,如猜测某一单词的含义、概括文章中心主题、针对文章细节提出问题等。教师先让学生们通读一遍课文,然后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答,然后教师把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新词组、新句型让学生都标记出来,逐个解释给学生们,让他们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新目标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I: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的轻松阅读时,教师在疏通文章大意时,可以设计几个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如Why do the students need to have good study habits? How to build a quiet place for study?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听几遍录音, 3-5 遍以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论后由各组组长代表回答。教师认真听,然后对于学生理解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学生最后再精读一遍课文,并做好课后练习题。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质与量的结合,重视训练方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一册书中入选的文章,教师可根据不同体裁与题材组织精读与泛读的教学。如有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采取泛读教学,在教学中给出事先设计好的练习,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自学,最好叫各小组成员公布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当然,对于学生在阅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要指出并纠正;对于某些精读课文,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与该文同一主题的课外文章来进行泛读教学,上好精读与泛读课,确保质与量的结合。
二、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背诵课文
背诵英语课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之一,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背诵不是传统意义上一字不漏的背诵,而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后突出中心或重要内容的再记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指出,学生学习过的东西,二十分钟之后忘记40% ,当天忘记70% ,第二天忘记 75%。根据这一遗忘规律,教师让学生及时地复习学过的课文,特别是一些重点篇章,以减少遗忘。《新目标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第一个单元都有幽默生动的画面,文字相对来说比例占得小一些。教师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图说话,并能互相交流。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 3:This is my sister 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对话:This is my friend.(这是我的朋友)These are my friends.(这些是我的朋友) That is my brother.(那是我的兄弟)Those are my brothers.(那些是我的兄弟们)根据不同的情景使学生理解代词的用法以及名词的单复数形式,能熟练运用介绍及辨别人物的交际用语。只要学生能真正熟练地运用语言,那么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种背诵方式的优点是把传统的死记硬背变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具体语言情境中的背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起到快速、高效的作用。
三、在实践中应用知识
学习英语课文的最终目的是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努力开发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学生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多说、多听、多练、多写。《新目标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第一单元都有课后练习题,这是评价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掌握的有效手段。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可以很直观地表现出来。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而进行强化。教师还可设计一些情景对话以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例如在《新目标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23: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的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y do you choose it?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广泛的交流,活学活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在训练学生运用课文知识的同时,还可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四、加强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中考英语的写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自然成为了教师追求的目标。在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尝试模仿课文进行英语写作,不需要规定要求,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巩固课文的学习效果。在学习了《新目标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10:I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参照课文中的句子模仿写一下I am going to be a football player. 或者I am going to be a volleyball player.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对原课文也能加深理解。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类型,指导学生对原作进行压缩、扩写或者改写,把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也融入课文之中,巩固教学效果。
上述几点是笔者针对当前的初中英语课文教学现状摸索出的自己的一些做法。当然,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新的问题总是伴随着一起出现。因此广大教师应当重视英语课文的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英语课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打好高中阶段英语的学习基础。
上一篇: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巧用口头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的尝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