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语言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老师要有一套灵活的教法,有娴熟的教学技巧,比较透彻地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备课,按照教学规律计划好教学程序, 保持课堂气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如何使一堂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认为,开始讲授新课时要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设法使每堂课能给予学生一种新鲜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认真地备好课,掌握课文重点、难点,结合实际情况,编对话或文章。其次,讲课时,用英语流畅地叙述故事的内容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后,根据课文内容,由学生自由地用英语陈述,大胆地操练。
每一篇课文都是有其特点的,我根据不同的特点而设计引入新课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课堂气氛既紧张又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上英语课是一种享受,上完课后还有余兴。由于每节课都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印象深刻,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
二、运用英语课堂,形成外语气氛
学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也就是说,要创设更多机会,使学生听英语讲英语。在课堂上老师应尽量多讲英语,我不仅使用英语课堂用语,还使用英语讲解单词、解释课文、以及讲解语法。例如讲解单词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或动作来演示;又可以用定义或同义词来解释;对比较抽象难懂的词还可以用语境示意法。例如:change,我是这样解释其词义的。“I bought a book yesterday. It cost me two yuan. So the change is three yuan.”如此类推,对那些的确难以解释的单词才使用汉语。一些语法现象如“时态”都可以使用简单的英语解释并写在黑板上,如此反复多次,学生也就慢慢听懂了。坚持训练两三年,学生潜移默化,慢慢习以为常,不但不再害怕英语,而且喜爱英语。还希望教师给予更多讲英语的机会。
三、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使口语训练更加生动活泼
要引导学生学习活的英语,在教学中要尽量把学活的英语建立在日常的口语上面。口语就是教学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让学生有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初学阶段,句型练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练习,它多次重复的目的是使语言达到“自动化”程度,即熟到能冲口而出;但由于句型训练重复过多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而降低了学习积极性。老师就应采取补救的办法。如句型训练附有图片,学生往往只顾重复读句子而忽视观察图片来理解课文句型,此时老师可以采用情景法,用英语对图片补充一个语境,讲出某些有趣的细节,使句型的用法显得更加生动有趣,然后再作一些问答或描述图片练习加以巩固,使句型教学更为生动灵活。另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紧密结合课文中的词语把学生引进真实的情境之中进行口语练习。情境越是结合学生生活越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如可以多设置一些有关学校生活、各种比赛、活动、出行、衣着、饮食、交友及家庭等的情景。
例如课文中出现词组“take part in ”我就设计了如下的口语练习:
T: There was a sports meet in our school last year. Did you take part in it ?
S: Yes, I did.
T: Did you win a prize ?
S: No, I didn't.
T: I'm quite sorry to hear it. Will you take part in the sports meet again next year ?
S: I think I will.
T: Then what will you do to win a prize?
S: I must train hard.
T: Well, that's a good way. I wish you success. Who else took part in the sports meet ?
就这样把新旧词语结合在一起来进行口语练习。老师要善于引导及提出问题,可以轮换使用各种类型的一般疑问句以及when, where, how, why, what 等特殊问句。时态以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将来时及过去时居多,此类口语训练均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老师要开动脑筋,根据学生情绪、接受能力以及课堂气氛,随时加以变换、灵活运用、使口语的训练达到交流思想,亦即交际的目的。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技巧和艺术
学生能否熟练地进行口语练习,取决于教师的认真备课和责任感。有人说:“ 教师的教案对外语课的重要性就如同乐队谱对管弦乐队一样。”的确是这样,老师的课堂教学,如同乐队指挥一样控制着整个课堂气氛,时而指挥全班齐读,时而小组朗读,时而个别朗读或个别对话,这些活动之间互相调节平衡,一环紧扣一环,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加以调整变换,使课堂教学在紧凑而又有节奏的气氛中胜利进行。
语言习惯的形成不仅通过大量的实践,还要有严格的训练,从入学开始就要训练学生多用耳朵听,学习语言的规律应该是先听后说,要求学生合着课本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述,听原文录音,听教师提出问题并作答,使耳朵逐渐习惯外语的语音和语调,持久的训练会使陌生的单词及句子逐渐熟悉起来,某些句型会深印于记忆之中,语调也逐步掌握了。克服听力的困难将使学生上英语课紧张的心情逐渐轻松舒畅起来。教师可以从他们会心的微笑和不断的点头称是的表情中,知道他们已逐步通过听力关,在学习上又前进了一步。
模仿是学习英语的一种主要手段,从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强调模仿的重要性,要指导学生如何去模仿原录音带的发音,以后学生会从老师的谈吐中模仿,从语音较好口语流利的同学中去模仿,从广播和录像片中去模仿,在模仿中提高学习,好学生会更进步,后进生会感到有所遵循。
训练学生直接理解问题的能力和迅速反应的能力,也是形成语言习惯不可缺少的一步。尽量训练学生不看书本,养成一听问题便能立即反应,并逐步做到“自动化”地用英语回答问题的习惯。这种训练有时若操之过急,会使学生产生紧张和害怕心理,老师要及时向学生讲明情况及说明自己的意图,才能取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另一方面老师要注意调节课堂气氛做到张弛结合。
一堂成功的课应能调动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大部分的活动是由学生担当主角的,也就是师生紧密的合作,这种成功的合作会使师生都感到心情愉快。老师要善于运用表扬的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表扬要恰如其分,可以在全班表扬,也可在个别谈话中表扬,还可以写在作业本或试卷上。通过表扬可以鼓励学生尽最大的努力学习英语,能够以自觉的心情舒畅地学习英语。一旦他们树立了一个真正的学习愿望就已完成了教学工作的一半。教师在课堂上应以极大的耐心来对待后进生或反应迟缓的学生,要分析他们的学习心理,要注意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使他们提起勇气树立信心学习好英语,对于他们的缺点,可以在个别谈话中给予指正。
综上所述,要上好一堂英语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师认真细致的备课、灵活的教学方法、熟练的教学技巧、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单单只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教与学是同步进行、相辅相成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教师共同配合从而使一堂课获得成功。
上一篇:小说课堂应注重互动探究性阅读教学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上的操作性训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