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以人为本”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标的实施表现出了体育课程发展的新方向。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真正把教学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开发的,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制度;了解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通过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 以人为本”,一切要从学生出发,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深入到学生当中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很重要的。

      一、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模式

      1. 正确理解课程的名称和性质的变化。新课程强调体育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扎扎实实地贯彻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

      2. 深刻理解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我们将其加以概括,把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依据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规律提炼出来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的教学样式,以及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3.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

      (1)体育教学思想。体育教学思想是体育教学模式所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使人们能够了解教学模式的来龙去脉。如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就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课程结构,融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2)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因素,决定着模式的操作程序和策略等方面。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五个领域目标得到部分或全部的发展。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创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客观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内容,采用新兴的街舞、健美操、搏击操等激发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学习效果必定会大有提高。学生也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有权参与体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可以自由练习与思考,允许标新立异。师生关系这种角色的重新定位,有力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人际互动和师生关系的改善。

      2.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在“快乐足球” 中米卢提出了:单纯性的竞技体育也可以快快乐乐地训练、快快乐乐地比赛拼杀。利用此理念激发了国家足球运动员的内在激情,从而实现了中国队进世界杯的梦想。而我们的中小学体育何尝不可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学生产生活动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快乐体育强调以积极的方式去促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追求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和最拿手的体育项目,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乐趣。

      3.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根据人的心理、能力、先天素质和后天发育等的差异,及时调控教学的方法策略与教学程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对这种差异的学生分成教学,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关注学生进行总结分析,搞清怎样辅导学生自主学练,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发展实际,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从而能形成积极进取的体育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明确健康的新观念,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改进体育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主张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健体和育心相结合,使学生从“让我学”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为激发、引导、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塑造、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从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进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数学课中体现生活化
下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