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新课标下作文评语的情感艺术
一、评语要体现针对性
作文是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活动过程。通过习作,可以窥见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善于发现,察微见幽,批在关键处,改在点子上。评语不必面面俱到,每次最好选取一两个点,做到重点突出。
1.看训练写评语。“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单元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在题材的选择、语言的表达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并以此作为一个评价的角度,做到有的放矢。如,有位学生写《我的苦乐人生》,全文只谈“苦”,不见“乐”,我在批改时,从选材的角度写了这样的评语:“如能在谈‘苦’的同时也谈一谈‘乐’,文章就符合题意了。”而文章其他的毛病则划出来让学生自己思考修改。
2.看文章写评语。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学生的作文因经历、层次不一而复杂多样。即使是同等水平的文章,也会在题材选取、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品味你写的评语会给他们带去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如某学生的文章堆砌辞藻,空洞无物,我就写:“文笔优美,但言之无物,要是有具体的事例那该多好啊!”学生语言不顺,表达的意思模糊,我的批语是:“别着急,慢慢来,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好的。”学生结尾突兀,我就旁注一句: “如果能在结尾处呼应开头,是否会好些,你不妨试试!”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一定备受感激,从沉思默想中悟出真谛。作文评语不求太长,贵在有针对性。
二、评语要注重启发性
作文评语的接受对象是学生。学生能否从评语中受到启示是检验教师评语写得是否合格的尺度。因此,教师的评语要善于启发学生主动去修改,学生作文不完美的地方,教师循循善诱加以指点,使学生看后恍然大悟,产生迫不及待去修改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
某学生作文写得好,但书写潦草,我批语道:“这样优秀的作文,只有整齐的书写方可与之相配,你以为然否?”
“老师赞同你的观点,再找一些事例充实文章的内容,效果会更好!”这是我对文章内容空洞下的评语。
这样的点拨,学生都能虚心地接受,类似于这样的毛病在以后的作文中也明显减少了。
三、评语要倾注情感
1.启发学生做人。学生在作文中很容易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用评语来搭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师所写的评语要用真实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字字句句轻扣学生的心弦。如某男生因家境贫寒,在作文中流露出消极自卑的情绪,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没有人生来就是富裕的,男子汉就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老师一直在默默地支持你!”这位同学深深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端正了自己思想上的认识,树立起了成长的信心。
2.启发学生自改。教师的评语要善于启发学生主动去修改,学生作文不完美的地方,教师循循善诱加以指点,使学生看后恍然大悟,产生迫不及待去修改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
四、评语要用商量讨论的语气
在作文评语中,要用平等的态度去赞赏、用平等的态度去引导、用平等的态度去批评。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评语中体会到师长的关心和温暖,从而激发其写作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对生活与思想有偏差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把自己放在和他们平等的位置上,像朋友一样地和他们交流,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启发他们、教育他们。有位思想偏激的学生,看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就认定社会风气败坏,缺乏安全感和正义感,对他在《我眼中的社会》中的牢骚满腹,我以平等的态度、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启发他、教育他:“我们不能因为公园里有垃圾和蚊子从而否定公园的美。不好的东西肯定存在,因为社会还不尽善尽美嘛!但我们应该看主流啊,我们的生活不是还有阳光、鲜花吗?”经过几次这样的交流,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第二次送作文时,他特意在作文本里夹了这样一张小纸条:“以前觉得社会没有光明,其实,生活是有阳光的,我不是有周围这么多可爱的同学和这么关心我的老师吗?”
五、评语要有鼓动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较好的水平。交给老师批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学生的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急切地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果,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得到信心。评语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作文评语是师生交流的窗口,诚挚的评语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一篇美文、一段佳话、一个好标题,哪怕是一个生动的句子、一个贴切的词语,这一丝一缕的光辉老师千万别放过,可以用图案、符号、线条等来为学生叫好,也可以用眉批来加以鼓励,如 “妙”、“真好”、“太棒了”、“比喻生动形象”、 “排比气势如潮,令人叫绝”等等,用我们真挚的赞美,以示鼓励,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除外,教师还要深入学生的文章,和学生同喜乐、共哀怒,做学生的贴心人。他们正处在成长阶段,有太多的疑问和困惑,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引导,我们就借助评语的桥梁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作文中诉说在“诚信”征文比赛中获了奖,我就写“祝贺你,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生在文章中记述母亲如何含辛茹苦把自己哺育成人,我真诚地写道:“为你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而感到骄傲!请代老师向你母亲致敬!”实践证明,我们用心抒写的评语一定能够叩开学生的心扉。
评语是一种情感艺术。学生的每篇文章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这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我们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每个学生放胆作文,不应对其作文加以打击、挑剔,一个“阅”字、一个简单的分数或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语,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将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痛”。
新课标需要作文评语的情感化。学生的作文是架钢琴,当你触动它的琴键时,总会发出叮咚的声响,但愿我们语文教师能深谙乐理,真情投入,用作文评语这双春风化雨的手把它弹起来,奏出和谐美妙的旋律,让学生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评语中提高写作水平,提升人文素养。
上一篇: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下一篇:农村中学生厌学因素浅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