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化后进生的几点做法
我们学校是山区农村中学,后进生是我们教师最感头痛的问题。作为教师,不能放弃那些纪律涣散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应努力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中需要的合格人才。
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多年,每届都会碰到一定数量的后进生。后进生得不到转化,会直接影响到班风,使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因此,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中学阶段是学生稳定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抓住这个时期转化他们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好的教育效果。
一、“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
对于后进生,既要在思想上严格要求,又要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和他们建立感情,消除对立情绪,使他们能够懂得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对自己的爱护,同时又通过老师的关怀体贴去促使他们更自觉地认识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要在工作中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往往是做好转化工作的突破口。俗话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他们。在后进生的经历中,一般都有令人痛心的往事,了解到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他们的“症结”所在。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思想品德上距离教育目标的要求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的缺点,落后于一般同学。作为老师,面对后进生,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成为他们可以“倾诉”的对象,和他们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并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帮助。理解、信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温暖后进生冷漠的心灵。在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真正站在关心后进生成长进步的角度上,和他们一起共渡难关,增加其认同感,使他们放下包袱,倾吐真言,并对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掘他们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鼓励和引导他们确立新的目标。这样,后进生就会从教育者那里吸取力量,不断进步。所以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影响学生对整个人生的态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他仗着自己长得人高马大,在班上拉帮结伙,经常捣乱课堂,和任课老师常发生一些小冲突。为了教育他,我曾多次找他谈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终于说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委竟然只是为了引人注目!他的父母经常在外做生意,早出晚归。他从六岁起每次回家只有一个人。他说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一家三口在家里谈笑吃饭,然后一起散步。然而这样的愿望十多年竟没能实现过一次。父母只给他钱,他认为没人真心重视他,所以他要引人注目。说到这些时,平日对任何事都不屑一顾的他竟流下了眼泪。他把我当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和他的父母联系交谈后,他们很感慨,说赚钱的目的是为孩子,却没想到伤害了孩子。他们决定以后一定多陪陪孩子。之后,我发现他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朗起来。因为他很有组织能力,而且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望,于是我就让他担任纪律委员。他对老师的信任十分高兴,对工作也很认真。班级纪律比以前好了。他自己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此时我再抓住时机表扬并教育他,就得心应手了。这就是说,爱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令后进生愿意在教师面前敞开心扉、倾诉衷肠,这才是教师在付出真爱后的效果。
二、“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要使后进生进步,重树其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以全面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对他们降低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激发其自信心。因此,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后进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有部分教师对后进生常存偏见,认为他们“一无是处”、“不可救药”。这样容易使其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作为班主任,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赞扬。后进生一旦从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焦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进而点燃希望之火。
三、“耐心”是转化后进生的条件
后进生在老师的教育下,都能发生转变。但因为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等原因,在转变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现象,这就要求老师要长抓不懈。后进生的转变过程,是后进生思想品德因素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断斗争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老师要正确对待后进生出现的反复现象,热心帮助后进生,切忌简单、粗暴对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相信后进生一定能教育好。
正确对待和处理后进生出现的反复现象,还必须弄清反复的真正原因。后进生反复的原因很复杂,老师要注意深入调查、多方了解,不可主观臆断,要采取慎重态度,加以妥善处理,使他们迅速改正错误,继续前进。
四、“恒心”是转化后进生的保障
“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后进生在进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现象。为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要有恒心。出现反复时要深入调查了解原因,坚持不懈地做好思想工作。假如学生在转变过程中重犯错误,这正是考验教师耐心和恒心的时候,此时更要拿出百倍的努力来,找原因,解疑团,交流劝诫,以真挚的感情去感化说服。对问题严重的不能嫌弃,对屡教不改的不能灰心,做到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否则先前的转化就会前功尽弃。
当然,对其复发的毛病持一味迁就的态度也是不理智的,有时候,要根据问题的严重性给予相应的批评。当然批评要有科学性,要顾及其自尊与自信,要宽严相济。我们也不能等学生出现了“反复”以后再去抓,而要把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可能出现的“反复”,要提前打好“预防针”,增强其“免疫力”。
五、“目标”是后进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后进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对后进生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要给他们制定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使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还可建立后进生档案,通过前后的纵向对比和与班级同学的横向对比了解他们的变化,便于因材施教,制定较好的转化方案,便于追踪调查及老师的工作交流。
转化后进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只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对后进生进行耐心教育,以知心、爱心为出发点,以宽容、信任为桥梁,经过耐心、细心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会收到成效。
上一篇:让问题探究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中心
下一篇: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本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