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信网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专业课教学一直是技工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采用恰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企业单位的用人需要呢?下面结合我在《通信网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体会,谈一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看法。
一、重视新课的导入
新课导入是任何教学法都离不开这一环节。教师新课的导入做得好,课堂上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是相当必要的,特别对于专业课的教学,更要注重新课的导入这一环节。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导入方法有提问导入法。
上新课前,首先根据一些现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疑问时引入新课。这种方法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要解决的疑问之中,提高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述 “通信网的七大功能”时,可以这样设计:大部分同学们都知道两地间寄信的过程,大家想想具体包括哪些步骤呢?(让学生思考一会,然后提问学生或让学生讨论,根据回答或讨论的情况进入主题) 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通信网的七大功能。
其它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总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步,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主题,灵活选用导入法,精心设计导入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将多媒体引入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的很多内容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讲解清楚的。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还能向学生展现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展示的现象。许多复杂的设备、结构在课堂教学中无法看到,而多媒体计算机的图像功能却可将它们的实物摄影、录像进行编辑整理,并进行多方位展示。例如,《通信网基础》中的网络的设备及结构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直观看到或是接触到,此时可利用网络及其他相关的书籍制作相关的课件,通过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演示,使学生很容易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三、教学互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1.鼓励学生质疑、答疑。经验告诉我们,经常能提问题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具有自觉掌握知识的习惯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会疑,善疑。实践证明,在质疑、答疑的过程中,学生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学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集体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不但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选择适当的内容让学生讲课。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课,一定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内容。专业课不同于其它基础课,选择合适的内容是很关键的。我在讲解《通信网基础》 “市话通信网”这一节,首先让学生自己通过请教书本获得电话网的分类以及结构图,接下来让学生走上讲台,按照老师给出的题纲讲解自己获取的知识。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课堂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这样学生再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
四、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
专业课的知识比较枯燥,知识点多且零碎,难于理解,有些知识的系统性又比较差,这就对我们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我在讲解完《通信网基础》“交换技术”后,就可以对通信网中涉及到的各类交换技术作个总结归纳,比如电路交换的实际应用、分组交换的原理,以及宽带交换中 ATM 的工作原理等等,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自如了。因此我们专业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一定要多动脑子,融会贯通,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教好专业课。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很多,需要我们专业课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因材施教,逐步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上一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之“三讲究”
下一篇:开启智慧之门引领写作之道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