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忽视写字教学
写字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新课标对初中阶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而在学校发现的现实却是学生的书写水平相当不理想,因此,写字教学不容忽视。
一、学生写字的现状
学生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没有掌握汉字书写的最基本常识。尽管已是初中学生,可笔画、笔顺弄不清楚,无论作业还是考试,书写潦草不堪,字迹难辨;二是错别字较多,对于一些常用汉字的形、音、义不能正确地掌握,特别是在电脑使用过程中,此类现象尤为突出与普遍;三是随意简化汉字、生造汉字等。
汉字是有固定结构、固定发音、固定意义的“方块字”。与拼音字不同,汉字的书写有一定的笔顺,讲究起笔收笔力度气势,讲究独字或字群的布局。而这些书写原则学生全然不循,抑或全然不知。笔者在所在学校访查过,发现现在的学生书写不规范的状况确实令人担忧,表现在:笔顺紊乱;减笔、添划、错笔;字迹潦草不清;独字的布局不合理。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学生的字写得不好,究其原因,无非涉及三方面,学生、老师、家长。
1.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写字训练时间不够,没有连贯性,只在小学一、二年级才有写字课,之后就少有练字了。作业过多给学生造成写字负担,学生不得不草草了事,逐渐养成了写字不认真的习惯,目的是抄写完拉倒,不管对与错了。更不用说要让学生培养对书法的兴趣了。
2.老师(学校)方面的原因。学校开的写字课不够,只在小学一、二年级开了写字课,当时学生小接受能力不强,无法从艺术的眼光看书法。老师要求不严格,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坐姿、握笔姿势都很重要,出现错别字也是正常的,这些都需要教师严格要求。教师或由于忙,或由于责任心不强,就不再严格要求。慢慢地,学生形成了惰性心理,养成了不良的习惯。
3.家长方面的原因。在农村,很多家长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或没有信心过问孩子的学业。有的甚至没有辅导孩子的概念,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这就使得学生从小就自由散漫,不认真甚至没有操练书法。
三、加强写字教学的措施
在现实中,在语言教学方面,许多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忽视写字指导,导致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书写水平较低。这种种现象,既显示出学生语文功底较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偏向,对写字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未能落实有关书写的教学要求,学生写字能力没有得到严格有效的训练。因此,必须加强写字教学的措施。
1.要端正态度,转变观念。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应充分意识到书写规范字的重要性,意识到写字教学也是素质教育。其实,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使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转变观念,才能真正行动起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2.要注重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汉字是美的,它以结构疏密、点画轻重、墨色淡浓、行笔缓急来抒发感情,创造意境,被喻为纸上音乐舞蹈。写字教学过程即是美育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对汉字六种造字方法的讲授,使学生感知到文字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结体美、空间美,用汉字所具有的美感吸引学生,从而使他们由衷地产生学习的愿望。
3.写字教学要讲究方法。一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指导。安排固定的时间,学习汉字的笔画、偏旁、运笔,养成和夯实正确的写字习惯;二是加强基础训练。练习是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和提高书写水平的主要途径。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把握书写动作,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由于点画训练单调乏味,临习摹仿重复枯燥,因此在书写练习时要注意形式的变化多样。
4. 让环境亮丽起来,使学生爱写字。在写字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道理讲了一大堆,但在学生那里却收效甚微。其实教师可换个思路,将枯燥的说教融入到亮丽的环境中去,通过对环境的布置,让学生爱写字。比如,如果将教室布置得富有文化味,对学生而言,既是一种感官的享受,又可起到临摹、学习的作用。因此,在教室布置上,教师应有意地挂一些名人的书法作品,在后墙辟一块学习园地,将字写得有进步的、有特色的作品张贴上去,也可利用语文课的前五分钟,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写字的故事,这样既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又鼓舞了他们习字的决心。
5.将写字要求严格落实在平时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书面作业及各种试卷的书写严格要求,强调学生要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清楚,力求美观,行款要整齐,卷面要干净。对于学生在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包括错别字要及时纠正。在每次的语文考试中也要对书写的好坏进行评定,好的加分,差的扣分,以此引起学生重视。此外,教师要提高自身书写水平,这对加强和搞好写字教学也非常重要。教师上课的板书、作业批改都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字如其人,书法并不是一项专业技能,而是现代社会工作、交际活动中的一张名片。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是每个教师应尽的天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