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交际行为。阅读课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积极高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有明确阅读目标、学生主体参与、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与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达到培养阅读技能和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在此,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对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程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由于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激活和扩充学生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致使学生能读而不能理解,影响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学生较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地理解文中的信息;相反,若学生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理解障碍。所以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即尽管学生已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但仍无法完全读懂和理解文章。由此可见,学生读不懂文章,并不是因为他们语言基本功不扎实,而是缺乏相应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识。因此,阅读理解的关键之一是要先弄懂篇章所蕴涵的文化意义,适当扩充学生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多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知识。

      现行的教材中很多地方是结合日常生活,按照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展开的各种交际活动,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渗透文化知识。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介绍英语国家的地理、风俗、民族、饮食、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国家。阅读是一个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相结合的理解过程。正如更多的已知信息能促进理解一样,具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样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介绍和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使他们了解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人们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习惯,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巧设学生乐于参加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马上见效果。如果方法不当,学生的阅读感觉会变得麻木,知觉迟钝,并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好阅读材料的范围、难度、长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教学。对于新升入初一的学生,为了初步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小型的趣味阅读(字数在50 词以下为好),内容可以是竞猜、小品表演、小幽默笑话、简单的名人名言、有趣的谚语、绕口令等。每天上课前,在屏幕上给他们展示两则,鼓励学生大声读出来,并且比一比谁翻译的更准确,然后老师点评,给他们纠正发音,并建议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记下来,用于课下进一步巩固阅读。通过这种阅读方式,鼓励学生们勤动手,多动脑,极大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课程的加深,对阅读要求也逐步加深拓宽,使学生的阅读循序渐进,能力得以逐步提高。

      三、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材具有信息量大、时代性强、内容新颖以及符合中学生阅读心理和兴趣等优点。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行交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口笔头等方面的提问活动。“口头”方面的某些基本功训练,对阅读理解有正面的帮助作用,可以增强语感,提升判断能力,做到应变自如。“提问”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个活动,教师用它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不少有经验的教师把它当作一个 “拐点”来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更趋连贯紧凑,并给学生一种前进感。有效的问题能引领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判断、分析、推理。在逐一解答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地感知文章的结构脉络,突破阅读中的难点,为开展复述、写作等“读后”活动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1.限时阅读(泛读)。限时阅读非常重要,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更能有的放矢,节省阅读时间。只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概括大意和主要事实;

      2.深层阅读(精读)。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掌握文章的细节内容,如重点句型结构分析、中心句的阐述,以及词汇量的扩充等;

      3.阅读选项要求,预测阅读内容。遇到较难的阅读理解题,可以试着先从题目选项入手,通过阅读选项,来获得有效信息,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减轻对篇幅长且难的阅读材料的恐惧感;

      4.猜测词义,流畅阅读。

      5.扩大视知距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学生阅读时,可将几个单词或一个意群收入眼帘,阅读时眼球直视范围应控制在每行文字中心,视线从左至右,着重是扫描意群中的重要单词,以寻求必要的语言信息,能大大地提高阅读速度。

      五、加强课外拓展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按照现代教育心理学和英语新课标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更要深化课文的内涵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的空间范围延伸、拓展到现实生活中教会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初中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以及难度方面,离大纲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增强其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督导学生课外阅读:设定目标以引发阅读动机,教师应当重视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均衡的课外阅读,努力使一部分课外阅读时间成为课内阅读训练的延伸和补充。跨越生词障碍。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最头痛的事也是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我们把英语作为外国语来学,中学英语所涉及词汇也有3800 多个。这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常常听到一些学生阅读时抱怨:文章看不下去,生词太多。其实,一般人在阅读时,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生词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猜测的(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除外)。词义猜测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如果初中英语课外拓展阅读计划实现了阅读安排的系列化、阅读引导的趣味化、阅读指导的方法化,阅读评价的实效化,定能引领学生有效地进行英语课外拓展阅读,取得素质培养和升学考试的双赢。






上一篇:我给政治课堂添“油”加“醋”
下一篇:“下见(jiàn)小潭”还是“下见(xiàn)小潭”——详解“见”的读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