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长期以来,政治这门学科被家长认为是没有什么可学的科目,是一门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可有可无的学科。这样的一些偏见,导致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这样不仅给政治课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处,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人为的障碍。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克服人们的偏见,理直气壮地占领思想政治教育这块领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那么, 如何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乐学政治呢?我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
一、设疑、解疑,激发学生的兴趣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在授课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提出疑问,巧设悬念,让学生解答。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如在讲授八年级《家,温馨的港湾》这堂课中,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1、我们应当怎样孝敬父母?2、在日常生活中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3、怎样落实孝敬长辈的计划?等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智力活动就有较高的思维强度,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其主动性。
二、以形象的漫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增强政治课的形象性、趣味性,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七年级《新自我新认识》这一课时,我展示了两幅漫画。这是鹿和小羊在吃东西的漫画,一幅是鹿能吃到树上部的叶子,而小羊吃不到,另一幅是小羊穿过门洞,吃到栏杆外的草,而高大的鹿却吃不到。漫画一展示,学生们兴趣大增,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老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了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
三、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里的态势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把政治课不再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四、运用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上的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较高典型性的。新版教材在编排中做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一章节都设有“ 名人名言、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读一读、相关链接、专题活动”等专栏。尤其是从七年级开始的《思想品德》课在编排设计上新颖独特,以“ 我”的成长为线索,以及在“ 我”的成长过程中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系统安排了心理健康、道德规范、法律常识、国情教育等内容,内容丰富多彩,材料紧贴生活,通俗易懂,学生容易理解接受。
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即是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决定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认知活动的客观要求。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八年级《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讨论:1、我们该如何对待自然界的各种生物?2、我们应该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我们应该为保护大自然做点什么?4、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从自身做起美化自然、保护环境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知道要善待自然,并能用实际行动美化大自然。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上一篇:在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好体育课
下一篇:向课堂40分钟要效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