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识字教学的“扶”与“放”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明确提出了要学会独立识字的要求。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在识字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大胆“放”

      对于“放”,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教学如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放”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探究尝试,即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感知、想象、体验、理解,调动自己的全部心理机能去学习思考。我在教学时,把识字方法中的第一至五步大胆地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学。即第一步——读准生字的音节,第二步——分析生字的结构,第三步—— 说出生字的偏旁,第四步 —— 给生字找一个同音字,第五步 ——找一个形近字。如“费”字,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完成以上五个步骤:音节fei,上下结构,偏旁“贝”字底,同音字“ 废”,形近字“ 沸”、“ 佛”或 “拂”。第六步则采取半扶半放,即“数数共有几笔”。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悟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 “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发现新途,迈出新步,把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需求,遇到生字会自觉运用上述方法自己解决。这么做,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认认真真地识字,为过渡到三年级的 “能初步独立识字”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的目的。

      二、巧妙“扶”

      所谓“扶”,就是指教师的指导。怎样的“扶”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呢?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说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但是具体性仍是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重要特征。因此,识字方法中的第七、八、九步需要“扶”,即第七步 ——对重点的笔画或难记的字进行趣味化的记忆,第八步——组词,第九步 ——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具体说来,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联想法

      1.复杂字形趣味化。如“勤”字,我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牢记字形:草字头下有一横,扁口就在左当中,下面三横加一竖,右边加“力”就是“勤”。又如“巍”字,可编成“有女不会嫁,嫁到禾头下,和鬼在一起,住在山脚下”这样一则有趣的谜语帮助学生记住复杂的字形。

      2. 易错笔画拟物化。如“ 衤”和 “礻”,学生很难分清。学习“袖、裤、袜”时,我告诉学生,衣服上有两只袖子,裤子有两条腿,袜子有两只,“衤” 竖上两点就表示两只袖子,两条裤腿,两只袜子。“礻”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如祖国的“祖”,礼貌的“礼”,都是示字旁,竖上一点表示一颗心。这样,枯燥抽象的笔画变成了有形可触的物体。

      (二)表演法

      在所学的生字中,动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就这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可以让学生表演一番。如学习“跑、跳、蹦”,可让学生通过跑、跳、蹦的动作表演,感受到都用足,所以左边要用足字旁;又如“拍、打、扫”,学生可以在简单的动作表演中领会到都用手,所以要用提手旁。这样既掌握了生字,又迎合了儿童好动的天性。

      (三)实物演示

      教学“秤”字时,为了加深印象,我拿来一杆秤,演示称苹果。当秤杆平平的时候,秤出的东西重量才准确,因此,“秤”的右边是“平”。

      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该放的应大胆放,该扶的要巧妙扶,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生字,掌握了学习生字的方法,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数学教育该走什么路
下一篇:无声的师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