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语言是在幼儿所处的环境实践中不断感知形成的。而幼儿语言环境一般是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如:物质环境方面,为了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有…有…还有…”的排比句,上课前我有意识地将幼儿喜欢的玩具布置在各个活动角,在进行看图讲述课《小熊回家了》之后,让幼儿看看教室里的摆设。幼儿看到教室布置变了样,纷纷说出教室里有娃娃、有电话、有花、还有许多玩具等等。有的幼儿还会说有的娃娃在吃饭,有的娃娃在喝水,还有的娃娃在做游戏。幼儿通过环境直接感知事物的动态,从而使语言在这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中得到了培养。
在中班,我发现女孩子很喜欢玩娃娃、做理发师、扮作不同角色等游戏;男孩子则喜欢玩做警察、做医生救人等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自己处理角色的分工,互相提议以及要求角色形象如何等等。尽管有的幼儿平时很少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有的甚至在集体回答时声音也较轻,可在游戏中却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提议。于是我组织一些为××小朋友过生日、开商店、学习警察之类的游戏,以发展幼儿语言。幼儿在愉快和谐、轻松的气氛中,通过模仿一些角色,不仅巩固了一些礼貌用语,如“您好、欢迎光临、找您的零钱,谢谢您的帮助”等,还能较牢固地掌握一些词汇和短句。如:我送给大家的生日礼物是一盒彩色蜡笔、请大家别客气等,会用语言指令同伴齐步走、跑、跳等。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有了发挥才能的机会,培养了自信心,又发挥了主动性。而我作为教师,在游戏中积极鼓励幼儿互相尊重、交朋友、热情交谈,创设宽松的环境,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因此,良好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感知事物、语言发展和心态平衡等,还可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引导幼儿说话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积极因素,鼓励幼儿亲自去看、去听,激发其说话的欲望。如在吃午点时,是用圆形的小糕点,在幼儿认识香喷喷的糕点是圆形时,我就进行即兴提问:什么东西也是圆形的?什么东西是香喷喷的?幼儿纷纷回答:皮球是圆形的、火车轮子、汽车轮子是圆形的,还有太阳、钮扣等等也是圆形的;苹果、松糕、香水等是香喷喷的。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提示性的话,诱发幼儿积极发言。如:“今天下雨,早上你是怎样来幼儿园的?”“路上的行人看见下雨是用什么雨具去上班、上学的?”这时幼儿一般都会兴致勃勃地向你作介绍。又如:忽然下雨,就问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下雨的?雨声怎样?为什么雨一会又停了呢?幼儿在亲身观察、思考后,都能说出春雨的声音是滴嗒滴嗒的,像小闹钟走动一样;有时春雨是淅淅沥沥的,断断续续的,所以一下就是好几天等。由于幼儿直接感知了事物的形状、色彩、动态,教师又及时进行启发诱导,使幼儿有了更多、更有利的语言练习机会,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平时,我经常向幼儿介绍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品,讲一些故事,做一些打电视广告之类的游戏,并严格要求幼儿用普通话讲述。因为标准的普通话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我从小班开始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教幼儿用普通话进行交往。幼儿通过这些活动,语言意识逐渐增强,产生了比较强烈的表达愿望,思维比过去敏捷了,口语表达能力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是引导幼儿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丰富词汇,在模仿和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运用简单的词汇、句子,逐步培养他们连贯说话的能力。如:我在教大班儿歌《谁的家》时,先很神秘地出示有天空、海洋、草地的背景图,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天空?是谁的家?幼儿观察图片后,很踊跃地说:“这是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是飞机的家,也是小鸟的家”等等。我又问:草地好看吗?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幼儿议论了一会儿,说:“绿绿的草地、美丽的草地”。我还问:海洋是什么样的呢?幼儿想的都是蓝蓝的海洋。于是,我启发幼儿想象,海洋为什么是蓝蓝的呢?幼儿通过这一启发,想到海洋又深又大,都会用“深深的”来表示海洋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都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深深的海洋是鱼儿的家,深深的海洋是轮船的家等。所以幼儿语言能力表现如何,词汇运用恰当与否,除具形象的教具和图片外,和教师有目的地积极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体。生动有趣的游戏,是培养幼儿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我带幼儿到操场上做“找春天”的游戏,先引导幼儿积极观察,然后让他们边看边讲述“春天在哪里?”“春天到了,桃花开了、小树长出了新叶子、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等等,再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种植一些植物(如花生、黄豆等),然后带来幼儿园,让幼儿每天都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我再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把看到的那么多的春天景象描述出来。由于幼儿已经通过观察、思考和讲述等游戏活动,对春天已有一定的认识,在认识春天的特征中,幼儿从天气的变化,讲到花草树木的变化,从小动物的出现讲到衣着的变化;从幼儿的谈话中,已看到他们有条理、分层次地讲出季节的变化。又如:幼儿在玩“开商店”的创造性游戏,当售货员的幼儿语言表现得相当积极,见到顾客时,很有礼貌地说:“欢迎光临,请问您要点什么?”“我的商店刚刚进了一些衣服,您要不要看看,价格很便宜。”当顾客说:“谢谢,再见”时,售货员会很有礼貌地说:“欢迎下次再来”等语言。观察、模仿等游戏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除运用上述方法外,幼儿语言的培养还应与家长密切配合。如:要求家长带幼儿接触社会,认识民警叔叔怎样工作,商店的阿姨如何营业等等,带幼儿接触大自然,使他们知道季节,有哪些花开了,哪些树叶凋谢了……然后鼓励幼儿主动地与家长交谈、提问。当然,教师更应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因为周围人的语言修养、语言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而教师是幼儿最亲近、最好模仿的对象,对幼儿语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语言应条理清晰、普通话标准、逻辑性强,语句不应冗长,内容要生动形象。
总之,幼儿语言的培养,应抓住每一个有利时机,不断发掘潜力,逐步进行,开发其智力,培养其表达能力。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中女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素质
下一篇:浅谈“个性化作文”教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