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性化作文”教学
一、创造条件,打造“个性化作文”
1.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作文。中学语文的作文教学理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语文的工具性尽管要重视与尊重,但它的社会性、人文性、文学性、审美性、趣味性和感情色彩更应该重视和关注。它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对学科本身进行挖掘与探索,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自身精神层面的关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坚持鼓励原则,激活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尝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观点。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多元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的新理念和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和掌握创造力的原理、方法,并有意识地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放大,鼓励学生按照他自己本来的样子更好地发展,不是非得按照教师的喜好加以纠正不可。作文是语言的艺术,中学生的平时作文也好,考场限时作文也好,与文学作品没有本质的区分。中考不限文体,写成文学作品照样得高分。作文体现构思的匠心,文无定法: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展开、如何收束都有学生自己的习惯和用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切不可将“新八股”套在学生头上。每一个学生的思路都具有个性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正属于自己构思的文章,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2.采用“自由写作”。这种作文形式可以是“随笔”、“随感录”、“札记”、“观察与思考”、“每周一练”等等。在作文训练中要多采用这种自由写作形式。同学们每有佳作,教师及时向同学推介。作者亲自朗读自己的文章,喜不自胜;听众由衷钦佩,报以热烈掌声;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评点。真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师生乐在其中。平时同学之间相互传阅各自的文章,相互切磋,彼此修改,在或褒或贬之中共同提高,显然学生是喜爱作文个性化的。兴趣有了,创作的欲望有了,何愁不出佳作。
3.选准切入点,拓展学生个性化的习作内容。精心设计题目,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作文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必须找准切入点。要想选取具有个性化的内容,必须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找准切入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显示自己个性光环的环境。如学生从看新闻到写新闻小评论,从看奥运会到讴歌奥运精神,从议论喜爱的明星到对影视作品的评价等等。这样就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观点,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学生习作内容新颖,情感真实自然,学生不仅不厌恶作文,反而会逐步感受到作文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二、挖掘潜能,激活思维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激活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大纲确认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大语文观,明确提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作文素材的来源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学生关注飞速发展的科学,关注层出不穷的时尚文化和艺术,关注各种形式及渠道所传播的健康的、新鲜的、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现代语文现象,同时关注人世间的黑暗面,让学生主动发现、捕捉、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让自己的心灵产生强烈的碰撞,做到知情互动,文道统一,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学生走向生活,扩大视角,提高鉴赏力、辨析力,激活想象力。在作文中思维合乎逻辑,对问题的分析趋于客观,发表的见解更为合理。感受到作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出于自然的活动。
2. 扩宽学生阅读面,激活思维的条理性。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应不失时机地抓紧看书,特别是经典名著。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华的读物都应进入中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教师可推荐“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及一些优秀的作家作品,让学生有目的地接触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再定期组织交流。历代大家留下的名篇,凝结着运用语文的高超艺术。阅读他们的作品,获取并积累大量的信息材料在记忆中,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也会成为大学问。通过看经典名著,不断消化。吸收大量的词汇聚于脑中,许多布局谋篇的章法储存于脑际,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范型。下笔时,一旦触发灵感,就会意到笔随,妙语连珠。博览群书,对写好个性作文十分重要。
3.关注每日的五分钟演讲,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每天的课前安排五分钟演讲时间,我觉得非常好。学生为了使自己演讲精彩、与众不同,都能进行认真准备。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敏锐的新闻嗅觉,新闻采集、编写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演讲水平得到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得到了激活,同学之间的思维情感也得到有效的交流,还实现了资源共享。又为个性作文打下了基础。
4.重视写好评语,展示佳作。在每次周记、小练笔、课文随笔及作文中,对有个性的选材,有特色的描述,我特别重视写好评语。评语大都以鼓励的语言为主。只要有个性的、真诚的、有一定新意的,能给人耳目一新或引人思考的文章,我都表扬、公开讲评、鼓励……哪怕只是一个好的题目、一个好的段落、一个好的构思、一个好的立意 ……这样鼓励一个,就激活了一片,鼓励面广,带动力也强。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次作文都是一次独立的劳动、一次独立的创造、一次才能的展示,尝到了作文的乐趣,开始享受作文。
总之,21 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是创造力创新精神,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这种创新性的作文教学中就应该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作品来,当然,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改之路修远兮,我们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倍努力求索!
上一篇: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下一篇:浅谈中学生短跑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