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活”起来——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课堂 教学 有效性 兴趣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历史课活起来,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我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岗位上实践教学已有十多年了。在教学实践中,我时刻思考着,怎样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又体现国家提倡的新课改的内容呢?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重要,要让历史课“活”起来。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呢?著名教育家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有效性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这样的有效教学将如何施教?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近两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和新教材的内容来看,二者都朝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探索前进,讲求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除了要掌握课本知识,还需有广博的课外知识的积累。此外,对历史还要有深刻的理解力和思辨力,这就要回到学生对历史科的兴趣这个“命题”上来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主动接受枯燥的历史信息,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何来呢?恐怕要靠教师的口才和课堂组织能力了。孔子曾说过:“知之者莫若好之者,好之者莫若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代表了不同的学习境界,“乐之”是最高境界。历史教师的职责不仅要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更要让他们在体验中去获取新知。
我发现,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产生了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
我先在导语上引发学生的兴趣,挑些学生最熟悉或最不熟悉的事情入手。如上历史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时,我展示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当我把此画展开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哇,真长啊!”他们在画面上指指点点,激活了想象和思维。有的问:“真的《清明上河图》也这么长这么宽吗?现在藏在哪里呀?”还有的感慨说:“画完这幅画得用多长的时间啊!宋朝商业真的很繁荣!”我趁机解释:“《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作品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写实功力,河流、物舍、舟船、城关、人群、虹桥、楼观、店铺、市街、驼队,等等,一切物象都刻画得入微传神,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在愉悦中感悟到了历史。
我们可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演讲、辩论点评历史,或通过历史情景剧等形式来再现历史,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此外还可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其它学科相比,历史课程资源具有丰富、生动和现实的特点。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报刊、文学作品等不同类型的物质资源,充分体现历史的多样性,让历史事件和现象“活”起来,能够给学生创设一种鲜活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悟,从而了解历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还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二、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让历史课活起来,教师还要不断更新知识。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纵横驰骋,应付自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首先,教师要有一定“史识”。常听人说,历史不外乎由时间、地点、人物等简单要素所构成,死记硬背即可。其实不然。要做好备课工作,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准是前提。
“知识渊博,见解独到”是对一名优秀历史教师的精要概括,也是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教师自己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对历史问题的评鉴水平。从前蒋廷黼任清华历史系主任时感慨,历史系有老师能将《汉书》的版本源流、各版本异文得失说得头头是道,却不能就汉代历史作高屋建瓴的讲解。就是这个原因。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亚夫也说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准。”
其次,还要吃透课标,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为我们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课程标准理念的转变,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各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让课堂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教师教学依据的是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
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的教学艺术是让学生喜欢历史课的首要因素。教师的情绪感染着学生。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意个人的积累和修养,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让学生爱上你的课。
三、教师要善于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思会使更多人获得成功。在课堂教学完成以后,教师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创新,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更好地在教学中实现师生间的互动,进行有效的教学。真正意义的有效教学才能够使我们的历史教学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要严加督促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课后巩固。
总之,要让我们的历史课活起来,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潜能。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的史实,还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形成新的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及时总结与反思,才能帮助学生从桎梏学生思维的沉闷的传统课堂到放飞学生心灵。充满活力的新型课堂,才能让历史课“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评价》,林丙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朱筱新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中学历史新教材新教法》,章年海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中学历史教学》(广州)2008 年第1~2 期合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