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化学复习中须注意的问题
一、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现已相当成熟。书本里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 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背诵,粗看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思索一下,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改变”一词指加快或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经过一番深思,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再者,课本中的众多知识点,需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的非常多。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类比的复习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透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因此,在教师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定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触类旁通,善于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善于总结,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游刃有余。也就是说,化学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以“元素→单质→ 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 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举一反三,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应用,教会学生善于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高考中才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运用自如。
三、深研考题,收集信息,把握高考方向
历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对历年高考试题旧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深入研究,善于归纳,敢于号脉高考。因此在学生选做习题前,老师应精心调选,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子守恒定律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四、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做好查漏补缺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分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 “事故易发地带”应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错误做出详细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还是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这里就扼要介绍几种常见纠错做法,以供参考: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
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
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
4、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收敛、精炼、放大、升华、迁移,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相信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创新——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下一篇:思想感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