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思想感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当今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我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融思想教育于英语语言学习中,进而提高英语课堂实效。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融思想教育于英语语言的学习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入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情感为目标,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在原有思维逻辑、认识水平上激活并渗透着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英语教学中我以话题为纲,注重中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Learn how to learn(学会学习), Learn how to know(学会求知)。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讲解知识,更重要的是传输思想,教会学生做人。

      例如在九年级(第六册)教材Unit 6 中,笔者引导学生讨论:Imagine that you are a biologist in China. What would you do? Would you want to keep the animals alive by yourself? Would you want to sell it to make money? Or would you wan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y yourself?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迫切性等。英语课文所涉及的知识与题材比较广泛,教学知识具有时代感、启发性和创造性,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二、挖掘德育素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决于教师的教法,如果英语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知识激活,充分挖掘每一章节有利于开展教学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在学到英语知识的同时,会运用英语知识去解答或讲述文中的主要意思,或用英语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诸如类似有关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网络对青少年的利弊等等,在改进学习的同时,领悟其中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一篇英语短文“A Red Rose”中,我组织学生利用课堂5 到10 分钟时间找出英语短文中的关键词组和句子。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及确定主题。让笔者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看完短文不到3 分钟时间,有一个学生就说:“这篇短文的主题是讲述一位年轻小伙子意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及他在遇到姑娘的前后的不同想法。”笔者就引导学生用英语来复述这个故事。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在学到英语知识和技巧的同时,懂得了母爱的伟大,既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又领悟了人生的学问,可谓一举三得。

      三、渗透语言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有家人团结欢聚的节日: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 Mid-Autumn Day( 中秋节)等,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但西方国家有不同的节日:Valentine's Day( 情人节),Easter( 复活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 and 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结合初三课程中第六册的第四单元,讲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多找相关的资料,充分认识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但在西方国家的习俗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且道谢。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既熏陶到西方文化,又丰富了课外知识。这样的英语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懂得节日的来源,教育学生不要忘记中国传统文明的公德。

      四、利用英语谚语,理解生活内涵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 谚语。通过教学英语谚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内涵,明白事理,学会反思生活,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作用。例如: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直译:书的价值不在封面。)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cover ”mean?根据 cover“表面”一意, 学生都会根据这一词猜出 cover 是书的封面之意,“即判断人或事物不要只看表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英译英: From the outside, a book may not look interesting. But on the inside, it may be interesting . You have to read it to find out. The same is true of people:the way they look does not tell you what they are like. 再如: You'll catch more flies with honey than with vinegar.(People will listen to you if you're nice, but not if you're grumpy.) 教师可以先解释原意:蜂蜜比醋能让你捉住更多的苍蝇。然后找学生讲出谚语的含义:甜言蜜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照这种思路,老师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下列的英语谚语:A penny saved is penny earned.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通过学习,让学生搜集更多的中英文谚语。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不但扩充了英语词汇量,还会深层次地思考及体会生活中的意义。

      五、提高思想境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学生自主地运用英语知识来解答生活问题。因此,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改的精神实质,变“讲堂”为“学堂”,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情境、营造氛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探究,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思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都处于被动状态,这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循循善诱,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既不会显得枯燥,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可达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作用。在九年级期末英语复习教学阅读理解中,资料上的一篇英语短文A Method 的内容是关于英语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这时我紧抓住学习技巧这根线,让学生学会自己审题,找出关键的词和句,然后解出问题,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Repeat the passage)。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大胆创新,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六、寓理于教,寓教于乐

      在英语课堂中阐述一些学生喜欢的思想文化或进行人生伦理教育,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可把理解教育思想扎根于教学环节中,寓教于乐,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营造乐学氛围,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因而,教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震撼学生的心灵,借助言语、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营造情感氛围,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再以亲切的态度、真诚的话语及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此外,在设计英语教学活动时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寻找语言材料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的切入点,力争做到活动便于学生参与。如在每节课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Free Talk”,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由于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的情感更加融洽,教学效果当然明显增强。

      结合英语新课标的精神,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挖掘英语教材或现实生活中的德育素材,渗透、深化思想教育,适宜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活动进行创新教学,融思想教育于英语语言学习中,是提高英语课堂实效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浅谈高三化学复习中须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