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 “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初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呢?这里本人就自己几年的教学生涯,谈谈对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一些看法。

      一、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1.营造氛围,创境激趣

      探究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起点,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通过比赛、操作、讲故事、设疑等方法,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探究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性质”时,我利用班上两个学生的家在公路的同侧,要在公路边建一所学校,学校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它到两个学生的家的距离相等这样的事编成故事。学生听了,就会一个劲儿地想,从而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我再及时引导,这样就很自然地为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营造了氛围。

      2.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思考的过程,就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再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时,我拿出准备好的全等三角形模形,让学生观察,并要求他们自己拿出准备好的全等三角形,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角度去观察、操作、猜想,从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这样就可以为以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做好准备。

      3.归纳概括,拓展探究空间

      在学生初步完成新知“内化”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本质规律,从而将对新知识的感性的认识真正提高到理性认识,这样既实现了新知的迁移和内化,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全新的理念,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就必须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变革,逐步由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些合作与交流让学生们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借此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在合作学习之前, 我们先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期间我们当好“导演”,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演”进行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并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确保合作学习的质量。此外,我们还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 服从”关系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如在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时,我并不急于直入正题,而是先让学生探索: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个点,过这些点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用刻度尺量一量这些垂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看看你的测量结果与你同学的测量结果是否一样?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样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学生的操作、讨论、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更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了协作交流精神,还学会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的能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中的各环节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动手操作环节作为自主探究环节的解疑处,合作交流环节的素材库;同时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后,要及时安排合作交流这一环节来让学生对探求知识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表述,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中的各环节真正融为一体。






上一篇:思想感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