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高中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是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力军,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领路人。因此,有很多校长感言:用好一个体育教师,可以发挥半个德育副校长的作用。足见体育教师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地位。本文就如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浅谈几点体会。

      一、在教学中设置挫折情境,在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

      在实施挫折教育中,教师要对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多加考虑。教师设置障碍时,要特别注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主动帮助学生摆脱困境。因为溺爱,诸事由父母包办代替,所以学生很少遇到困难,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回避,或请亲朋好友帮忙,结果造成学生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胆小怕事,不善于克服困难。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如田径的跨栏,体操的单、双杠,支撑跳跃中的跳箱等,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让他们懂得如何迎接困难和挫折的挑战,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对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制造挫折情绪并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改变思维方式,调整情绪来面对挫折。

      如在篮球教学中,我有意先不讲解原地体前双手左右运球的动作要领,就让学生练习,使学生难以掌握应该按球的左右两侧上方的难点。在使其感到困难之后,再向他们讲解,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深深地体会到在挫折后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对篮球学习产生了兴趣。在体育学习中引起挫折的因素很多,造成挫折感的轻重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客观因素,如气候不适宜、器材有问题,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使得学生的目标行为受到阻碍,从而产生挫折感;也有主观因素,如由于运动能力的限制或身高、体重等的影响造成的目标无法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以便学生找到战胜挫折的办法。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个学生,鼓励学生先和自己比。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挫折教育并不是脱离学生实际使教学不得法,使学生一挫到底,这与挫折教育和成功体育的做法都是背道而驰的,是不可取的。总之,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毅力,磨砺学生的意志,更好地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可以尽可能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遭受挫折,并获得应付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和调节心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将合作学习理念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人的社会行为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而且需要人际之间亲密、友好的合作。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去的体育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发令、学生练习,被动的个体化练习成分大,学生练习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不多。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可见,广泛开展合作学习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而且有利于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全方位人才。

      在日常篮球教学中,首先老师可以通过语言激励,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并有主动尝试体验学习的欲望,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的攻防战术的练习。学生在团队中学习,不但能增加趣味性,而且同学之间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使学习活动充分焕发活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敢于拼搏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其不断提升学习要求和改进技术水平,显示体育运动的魅力。其次,教师也需要在小组的自主学习中巡回指导,及时跟进学习情况,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和个人,教师要给予更多帮助指导,在点拨的同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也能尝试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可以在小组练习中穿插介绍篮球规则和运动保健知识的介绍讲解,同时可以见缝插针适当地安排一般的素质练习或者体能练习,全面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

      总之,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其能,情趣盎然,而且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与交流中;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创造力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运动中,迸发出体育的一种创造力,成为健康成长的受益者。

      三、在体育教学竞赛中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向上的品质

      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首先,可在各种体育竞赛过程中培养。例如田径运动会中长跑出现 “极点”时,是咬咬牙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可以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接力跑项目可以增强学生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加集体凝聚力。篮球比赛中对方进行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包容的宽广胸怀;比赛节节胜利或节节败退时,可以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坚韧品质。其次,可通过体育竞赛的结果培养。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时对成绩好的要进行表扬,并希望他们以后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要教育他们不可骄横自大,目中无人,培养其谦虚待人、谨慎从事的道德品质;而对于失败者则要及时勉励,教育他们要勇敢面对现实,“失败乃成功之母”,耐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他们明白,只要不灰心,通过努力,成功就属于自己。从而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再次,还可通过比赛中的偶发事件培养。比赛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老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长跑比赛终点前有的运动员摔倒,而另一名运动员不顾个人名次坚持扶该运动员一起坚持到底的事例,及时教育学生这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典型体现,培养学生的相互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不畏艰辛的精神;而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要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讲清厉害关系,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形式多样、途径众多,关键要灵活运用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努力做到“有体育处有德育”,同时,为师者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实效。这样才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造就具有情操高尚、体魄健美、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