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激活新课改下的农村化学教学
新课程的改革涉及了教育教学理念、思想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
在课改过程中,很多教师课堂上不敢过多地引导,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肯定、赞扬,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十分浓厚,而教师的适时点拨却变得小心翼翼。课上该点拨时不敢点拨,教师缺少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此外,农村教学条件所限,很多实验教师只是自己在课堂上演示,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样,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传统的化学教材中,教学内容基本远离生活,用框架体系支撑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人们的思维,再加上为了应付考试常常是把化学知识剥离出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造成教学内容枯燥,很多同学对化学学习便慢慢缺乏了兴趣,又因一部分化学理论的抽象性而使部分同学望而却步。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给我们农村的化学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要求农村化学教学要结合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开辟课改新天地。因此,需多层次激活新课改下农村的化学教学。
一、转变农村老师的观念和角色
新课程要求必须彻底改革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从教师的教中解放出来,同时增强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交流性,即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勾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意味着一种平等观念的树立、一种合作意识的培养,意味着教师要放下“至高无上” 的尊严,承认自己也有知识盲区,虚心向学生学习;意味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正如有专家所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更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当遇到问题时,我们有必要告诉学生:“老师也有一些不知道的知识,我们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来解决问题。”站在零起点上,感受学生遇到的困难,共同发现解决困难的方法。这样,老师就能够理解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就会对化学感兴趣。
二、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有些人认为新课程好像不注重双基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双基”的处理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偏手偏脚;另一方面担心加强双基教学与新课改的精神不符,在课堂上不敢强调基础内容。事实上,这都是对新课改要求的片面认识。然而在农村化学教学中,由于受考试“指挥棒”和升学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则倾向于前者。其实,我们应该对“双基” 有新的认识和定位,应赋予它更丰富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内涵,特别是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化学学科。同时,也可以拓宽渠道去了解化学的内涵,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发散学生的整体思维。
三、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特别布置前置性作业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0 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智慧,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可采取适当变换教学方式来推进新课程。而小组合作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农村的教学,更应该学习城市教学中学习小组合作的精髓。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也是为了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自觉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例如,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三小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在上一课讲解完毕后,教师可布置前置性作业。
1、初中曾学过有关合金的一些知识,你还记得什么是合金吗?合金有哪些优良的性质?
2、你知道合金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吗?查阅材料,试举出一些例子。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的,主要要针对有探究性的课题。若是概念性的教学则不适合此方法。因此,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应多种方式灵活地结合起来进行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化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化学的环境和氛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一般情况下可运用大量具体鲜活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多用实例授课,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我们农村地区学习化学来说,有一些客观条件是没法跟城市学校相比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要尽量多使用化学,利用化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特别结合农民、农村、农产品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化学的环境和氛围。
在农村,新课改还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探索多层次激活新课改下农村的化学教学。作为一名农村化学教师,我们在努力做,但做得还不够,离新课标的目标还很远,需要做的还很多很多。但我们相信,只要有恒心和耐心,就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下的学生实验教学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交流教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