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着手,就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 策略 有效教师 学生主动参与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常听到学生反映政治课难学,花了很多时间背书、做习题,但成绩总是上不去;也有老师在感慨政治课难上,很努力备课、上课,但课堂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因此,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作为课堂教学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两个根本因素。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着手。
一、做有效教师,营造有效课堂
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师。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人为本引领教学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成功有效的教有赖于一种平等的、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内心感受,在彼此的交往中,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把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让学生感受你的亲和力。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恰当创建教学情境
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情境的本质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因此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回归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更具效力。比如在一次课堂上,我发现同学们都萎靡不振,原来是在前面的体育课中输了球赛。看着学生们的样子,我决定改变教学策略。我要让我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心理、情绪联系起来。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输球的原因,一讲到这里,同学们都很激动, “裁判不公平”,“我们身高不如他们,没有优势”。同学们很激动,我试着引导,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基本功不扎实”,“队员之间配合不够默契”……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理性分析输球的原因。我进一步引导: “大家再来归纳一下刚刚同学们自己分析的失败原因,哪些是内因,哪些外因?”学生们很踊跃地发言。大都能分辨内因与外因。
“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这场球赛中,哪些原因是导致我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学生们沉思,之后一一指出。最后我告诉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讲课的内容:事物发展的原因”。深奥难懂的哲学理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他们的积极参与使他们既总结了自己,也深刻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二、发挥学生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教学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孔企平教授认为: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核心是学生参与(student engagement),课堂上学生是否参与、参与的程度如何则是影响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性的因素。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努力使学生产生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总是讲授过多,挤占了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反而效率低下。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说教者”的形象和“灌输者”的地位,在课堂上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自身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细致分析问题,自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创造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得到持续发展的机遇。人们熟知的现代教育家魏书生在外出讲学期间可以不用其他教师代课,学生照样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说明他让学生的主体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二)创造互动教学环境,激励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互动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同时也要更多地使用鼓励、导向性语言,促使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膜,努力营造互动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学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组织学生进行 “猜猜他是谁?”的活动,写一个老师或者学生,其他的同学进行猜测,看谁写得好,是否写出了被写人的特点;看谁猜得准,能够了解被写人的特点。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当我念完一篇“面容‘和蔼可亲’;说话‘首先、其次 ’;上课‘风趣、灵活’;作业‘创新、仔细’”的描述文字时,大家齐答:“老师,这是您!”那一刻,我非常地激动。我知道自己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学生融入完全平等的情景中,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我也从学生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
(三)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
政治新课标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清代学者龚自珍也说:“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应包容学生个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与内心的自由。
在日常的政治教学活动中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去评价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提高。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政治教师必须坚持去实现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做有效教师,营造有效课堂,发挥学生个性,方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2.孔企平.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3.齐凤琴. 政治课中学教互动式教学的探索:成才之路.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9). 56.
4.叶勤. 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及对策
上一篇:浅谈幼儿礼仪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谈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