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三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改革推行到今天,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仍一味地讲授、灌输,学生被动乏味地听讲、做笔记。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低。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功能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这种现状,是非常直接有效的一种途径,然而,现行的教学评价标准,大多都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导致大多教师只注重如何教,缺少思考引导学生如何学。为此,我们创建了 “三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着重以学生学的效益来评价教师的教,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上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三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
“三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指学生参与学习的参与面、参与性、参与度。
参与面是指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参与率。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参与性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感规律,适当采取灵活多样、有趣高效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与度是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中思考、探究、领悟的深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学生有思考、探究价值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深入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达到领悟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激发情感的目标。
二、“三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具体要求
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全面参与。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要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包容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并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
其次,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基础要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课堂上对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学有所得。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给他们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享受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当成教师重要的备课内容之一,唯有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益。
首先,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情,合理处理好学生与教材的关系,让教材成为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参与中都能体验到收获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倡导小组学习方式,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可以相互帮助,及时反馈信息,促进“差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改进,同时在辅导交流中对“优生”的学习也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再次,教师要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通过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运用幽默有趣的语言和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参与。
首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考虑学生怎样学为核心。只有这样设计,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练习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合理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入思考和讨论,在思想上和知识上都有较深刻的领悟。
其次,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大胆质疑,营造一个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交流中,都敢于表达独特而深刻的个性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惯。
再次,适度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每一个机会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从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性格。
三、“三参与”课堂评价标准的评价
指标结合“三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们制订“三参与”课堂评价的具体指标,要求教师对照评价指标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使教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求。
四、“三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实施的成效
“三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和实施多年以来,我校在多方面取得到了突出的成效。
1、深度革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了更具体的努力目标。
2、将一部分固守教材、一味讲授的教师引领至“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角度上去思考,优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得到真正的尊重、帮助和鼓励,信心得到了培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品格得到熏陶,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融洽。
上一篇:谈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
下一篇:借疑引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