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糖最甜”——浅谈对学生的表扬与奖励
有这样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对我的启发颇大。小林是一名刚进初一的学生,他在学习上的态度不认真,作业一塌糊涂,做事拖拖拉拉,思想上也是消极怠慢,是典型的“双困生”——学困生与思困生。班主任多次对他进行批评与教导,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发现他知道很多数学概念,在惊讶的同时我及时地在课堂上表扬了他一番,并在出乎大家意料的情况下奖励了他一颗糖。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的表扬与奖励会让他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往后的日子他开始课前做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认真真地做好作业。在他谈到自己转变的过程时,他摸着脑袋说: “那一次在课堂上老师表扬我,还奖给我一个人一颗糖,是我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奖励,我下决心以后要做好,我觉得老师的糖最甜!”
一句简简单单的“老师的糖最甜”,让我切身地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具有多么大的魔力!表扬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倡导个性解放,要求老师应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一育人理念呢?在此谈谈我的拙见。
一、尊重与期望的心态
学生与老师之间应该是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心态,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温暖、相互尊重的氛围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对待学生的失败与错误时,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能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宽容和鼓励,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期望的信念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鼓励与无穷的动力,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在人生旅途中充满决心和信心。
我们大多数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往往批评多于表扬。甚至有时还有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如“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怎么去考大学”、“屡教不改,总是犯同样的错误,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你现在的成绩表现,以后多半会被社会淘汰”……这些话本来是老师想通过揭发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些话已经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 年级随机抽取30%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试”,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生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他学生会有更好的成绩。七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试,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期望本质上是一种赏识教育信念,它虽然看不见,但对教育却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期望是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我们应该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并以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期望的同时接受它,转化为内在需要和自觉追求,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把“表扬”留给学生
世上最美的语言就是表扬话。有人说: “好孩子是表扬和激励出来的。”丘吉尔曾说过:“ 你要别人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她。”名言中寓示了不是好孩子被表扬,而是表扬使人越变越好。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十分善于表扬学生。他经常表扬学生,勤于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从而成为“乐学”即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有人统计,在《论语》中,有关孔子表扬学生的记载共有17 处,批评只有6 处。他即使批评学生,也言语友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斯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 倍。可见表扬对于学生来说在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
1.表扬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进行口头表扬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行为和事物,切忌笼统,要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中要害,让受到表扬的同学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找到了操作方法。这种表扬方式易操作,最具及时性、灵活性。除了口头表扬以外,还有书面表扬,如在作业本上写上表扬的语句,“ 作业进步很大,老师相信你会写得更好”、“你对问题的看法见解独到,很不错”、“写得很漂亮”或利用板报将学生先进的事迹、荣誉公布出来,被表扬人数非常少,但其所受的激励特别大。此外,运用体态语进行表扬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发言或做一些活动时,教师或微笑看着学生,投以赏识关爱的目光,不时微微点头;或身体前倾,表示聆听关注;或竖起大拇指,表示满意、祝贺;或很有分寸地轻轻拍拍学生肩膀,表示亲近、慰问。老师真心爱学生,总能时刻发现他们身上的可爱之处,并且运用体态语传递赏识情感。学生在真切感受到老师真诚的表扬的同时,在情感上已经给予了他们莫大的鼓舞。
2.表扬要抓住契机。表扬学生要从学生的生活琐事入手,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要实事求是,不要单纯地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话。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当发现他在生活小事中却很有条理性时,要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他做事有方法有主次之分同时顺势指出他在学习习惯上不好的毛病并指导他进行改进,这样学生在醒悟、鼓励、期待、帮助下,逐步走向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之路,而教育也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强化表扬——奖励
老师对学生的奖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它在教育与激发学生的同时也是一种表扬的延续,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或者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奖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高层次的学习动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适当地给予奖励能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西方教育中针对奖励学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它们有丰富灵活的奖励形式,比如:好事罐、奖励券、胜利舞、报喜电话等,而且奖品也是花样繁多,有的是坐老师的座位,有的是排队时站在最前面,有的是老师给学生家长打表扬电话等。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拿来主义”,但是却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或变化、或改进、或生成……奖励不拘于形式,只要能真正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表扬和奖励中不断前进。
大教育家第斯多慧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老师的糖最甜”代表着老师的一份表扬与奖励,它所产生的巨大的能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之最终走向成功。
上一篇:论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变化
下一篇: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