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具有引起某种创造动机所表现的创作意向和愿望的意识。它是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欲望和动机,就不可能去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活动。因此创造动机就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内在动力。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消除创新的神秘感
在创新教育中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树立人人都可发明创造的思想。创新的关键在于一个 “敢”字。老师没讲过的敢想,老师没教过的敢做。只要敢想敢做,就迈进了创新的大门。但是大多数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把创新看得神秘莫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本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故事,介绍物理学家是如何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理论的。例如,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时,看到成熟的苹果会自动落向地面,产生疑问:苹果为什么会落向地面而不落向天空?用其他物体进行研究,发现不只是苹果,任何物体抛向天空,最终总要落回地面,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通过事例让学生体会推陈出新的创新过程。这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是大有裨益的,为学生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教育的必备因素,是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曾说:“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学生只有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才能在其驱使下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答案的迫切心理要求。
教师应在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通过讨论、研究,从中得出物理规律。要正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培养每个学生的长处,激发他们的潜能。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这样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思维进入高度受激状态,学生的智慧和灵感往往随之而产生。
三、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对现有知识的开发利用、加工和创新。通过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欲望强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直到问题的完善解决。在这过程中,创新意识得到了明显加强,创新精神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人们常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能力能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创造新的知识。教育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传授知识,提高各种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开发。
1、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生仅有创新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并进行实实在在的创新实践,才能有所创新。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活动,自主学习,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的能源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如果用太阳能代替电能,那么我们每个家庭将节约多少电能,这些电能又能少耗费多少煤资源?结合物理教学开展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全是一种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这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产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
2、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充分重视物理实验的作用,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并不断发展。要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发动学生集思广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通过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体会科学研究的创新过程。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以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学生分组实验中,要允许学生选用不同的器材和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不局限于书本提供的方法,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其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能使学生实现从想象到实践的飞跃,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第二次飞跃,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开启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
上一篇:“老师的糖最甜”——浅谈对学生的表扬与奖励
下一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