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紫金教育发展基于传统兴于人文发轫于当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近两年,紫金县在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强力推动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今年,该县荣获省认定的“高中教育普及县(区)”称号。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06年的35.5%跃升到 2010 年的86.6%,全县高考入围率从2006 年的65.7%上升至2010年的81.9%,重点本科和全市单科状元人数均保持在全市前列。

      自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创建教育强市目标以来,紫金县围绕“创建教育强县,造福紫金百姓”这一中心,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大众化,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贡献能力,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15 年,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 年,努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紫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重教篇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8 月底,一连几天,记者走进紫金中学、紫金中山高级中学、紫金县一小、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中小学校,只见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芳草茵茵,仿佛走进了花园之中。这些学校崭新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与花园式的校园,构成了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紫金是全省16 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但该县的党委、政府始终不忘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不忘时代要求,不忘执政为民,始终秉持笃行“执政为民,教育先行;后发紫金,先发教育”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最为响亮的口号——“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砸锅卖铁也要办好教育。”县委、县政府将教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摆在重要战略位置,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形成了“党以重教为乐,政以兴教为本”的良好氛围。

      教育发展优先,还表现在投入优先。为保障教育强县目标的实现,紫金县提出,要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和教育强县创建工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投入的积极性,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实现教育投入多元化;创立教育发展基金,募集社会捐赠,统筹用于教育教学发展、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和奖教奖学。

师资篇 培养名师优化师资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教师强则学校强、教育强。为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紫金县采取引进人才、培训队伍、强化校长培养等多条腿走路的方式,让教育发展有人才的关键保障。

      紫金县教育局局长刘清照介绍,为引进优秀人才,两年来,紫金县主动到华南师范大学招聘了优秀师资人才69 人,公开招考应、往届优秀大学毕业生472 人,招录 “代转公”教师336 人,全县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基本解决了紫金教师人才紧缺尤其是高中阶段学校教师人才紧缺的问题。

      目前,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教育的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82% 、 98.24%、91.03%和94.55%,其中被评为全国、省市优秀教师的分别有3 人和25 人。

      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正悄然形成。“十二五”期间,紫金提出要实施跨世纪教育人才培育的“十百千”工程,全面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力争至2015 年,全县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85%以上,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5%以上,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积极推进“三名工程”(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建设,至2015 年,全县完成10 名校长、20 名市级以上名教师的培养任务。

教育篇 统筹发展各类教育

     创建教育强县,必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钟亦雄说,教育不仅关系到紫金青少年的成长,也关系到82 万父老乡亲及海外赤子对紫金未来发展的信心。让全县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不让一个学生离队”是紫金发展教育的心愿和努力方向。

      “十二五”期间,紫金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构建适应全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提出要普及学前教育,到2015 年,县城小学、镇中心小学全面取消学前班,全县每个镇完成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发展村级幼儿园,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以上。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积极支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至2015 年,7 至12 周岁三残儿童小学入学率达98%以上,13 至 15 周岁三残儿童初中入学率达97%以上;建设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

      此外,要在“十二五”启动县五中建设工程,增加县城初中学位2400 个,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到2015 年,全县70%以上的学校建设成为规范化学校标准,把县二中办成省级独立高中,并力争办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要推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使职业教育的人数与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人数比例大体相同;到2015 年,每村创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实行农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制度。

创强亮点

     大手笔投入教育

      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发展教育的大气魄,投入教育的大手笔,似铿锵征鼓催奋人心。2006 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年均分别达到 5.5%和25.8%;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年均高出5.5 个百分点。仅2009 年和2010 年就投入1.43 亿元,先后开展“普高”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共拆除重建校舍约1.05 万平方米,新建、扩建校舍约4.41 万平方米,维修校舍约3000 平方米,全县校舍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教育差距缩小

      2009 年以来,投入389 万元,新建66 个标准实验室和仪器室,为全部乡镇完中装配液晶电脑305 台,在全县72 所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并争取到省、市价值70 多万元的138 台方正液晶电脑配备到农村小学,城乡中小学装备水平差距缩小。

      此外,全县幼儿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68%。“普九”成果得到全面巩固和提高,2009、2010 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4%以上,“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6%以上。

      公开招聘教师291名

      8月9日,今年紫金县招聘中小学教师统一考试在紫城镇尔崧中学顺利举行,696名考生参加考试,角逐291名招聘教师名额。

      据了解,此次紫金县共招聘教师291 名,其中中职教师5 名,中学教师100 名,小学教师186 名。笔试入围者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拟聘人员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随后,对拟聘人员在紫金县政府网、紫金县教育局信息网进行公示。考生经考试、体检及资格审核合格、公示无异议后,由县教育局报县政府审批,办理有关编制手续后,发出聘用通知书。

名校介绍

紫金中学

     紫金中学创建于1926 年,坐落在秋香江畔,状元峰下,金山环抱,一水蜿蜒。校园碧草纤绵,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环境幽雅,人文瑞气浓郁,文化积淀深厚。

      上世纪60 年代被誉为中南五省红旗学校,80 年代初被列为广东省18 间重点中学之一,90 年代被评为国家级中学教育实践合格单位和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现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学校基础设施设备齐全完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业绩显著瞩目。从2010 年秋季开始,学校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成为学校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将全力打造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粤东名校。

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

     2007 年9 月,紫金四中正式开办。为弘扬伟人精神,提升“红色紫金”品牌,今年 3 月,紫金县四中更名为“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学校坐落于紫金县紫城镇城西。三面环山,前朝书叠山,背靠有县城第二个 “状元峰”之称的秀峰留王寨。

      学校规划用地70 万平方米, 计划于 2012 年全部完工。学校现有32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24 人。学校开办以来, 践行 “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恪守“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求实进取,守正出奇”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文明崇雅,和谐尚善”的校风、“厚德善技,博学至爱”的教风和“立德立志,笃学善学”的学风。

      2010 年,紫金中山高级中学首届高考全面飘红。2011 年再创佳绩: 本科上线率 21.4%,居全市所有普通高中第一;专科以上上线人数357 人,位居全县第一。






上一篇:携手绘就“教育强市”美丽画卷
下一篇:龙川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