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
创强行动迅速成效显著
龙川地处粤东北山区,全县面积3089 平方公里,辖24 个镇,97 万人口,是广东省16 个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目前有中小学校382 所,其中高级中学3 所、完全中学7 所、初级中学32 所,完小339 所。在校生133805 人,在职教职工8689 人,幼儿园65 所,技工学校1 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龙川县表示,将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为抓手,进一步重视基础教育,提升龙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积极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重视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实现普及学前教育目标;进一步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素质优良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 2014年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成功。
“十二五”期间,龙川县城将在县城规划兴建2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镇上建设好1 至2 所中学和中心小学,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至2015年底,全县所有乡镇都建成1所以上的示范性示范性幼儿园,优质幼儿园2 所以上,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学园率达90%以上;初中毕业生和90%以上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建设1 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全县各中学、中心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配备,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室建设达省一类标准等。
为实现这些目标,龙川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化教育工作组织领导,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施强师兴教发展战略,打造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实施教育发展五项工程,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今年创强的五个镇迅速行动,在资金的筹措上,中、小学布局调整上、规范化学校的建设上、教学设施设备配备上开展相关工作。四都镇多方筹集600 万元,用于四都镇中心小学新建2 栋大楼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2 栋大楼可望在开学前封顶。四都中学校舍进行装修和校园美化、绿化以及运动场建设。登云镇已经划拨3000平方米土地给中心小学作扩建用地,并新建镇中心幼儿园,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相关工作。鹤市镇正在筹集资金用于教育强镇建设,目前已到位400 万元。黄石镇和紫市镇基本完成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工作,着手完善中心小学的生活设施工程和配备教学设施设备。最让人感动的是,通衢镇非常重视创强工作,本来规划在明年申报验收,但该镇决心提前一年,争取今年创强成功。
龙川县全县上下形成了创建教育强镇的良好氛围,成效显著。
龙川县第一中学校园。
龙川教育亮点大展示
亮点一2011年高考大丰收
2011 年高考,龙川县各批次上线人数再次实现了新的增长,全县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各类重本入围人数187 人,本科上线总人数达到1571 人;高分段成绩突出,该县龙川一中有11 名考生跻身全市文、理科前10 名排名中(含分数并列)。龙川一中考生邹葳美术术科、文化科成绩同时入围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创造了该校艺术教育的历史。据统计,该县专科以上入围人数3505 人,比去年增252 人,对比去年增加7.7个百分点。其中,本科入围人数1571 人,比去年的1384 人增187 人,增长13.5 个百分点;专科入围人数1934 人,比去年的1869人增65人,增长3.4个百分点。
亮点二“普高”提前一年实现
龙川县加大“普高”工作力度,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几年来,全县高中阶段学校投入1.8 亿元,新增学位8000 多个,新增高中教师1000 多人,通过全县各级领导、各级学校的共同努力,于2010 年提前一年实现“普高”目标,得到省市督导验收组充分定。
亮点三基础教育成果丰硕
全县2010 年普通高中在校生18281 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86%;初中在校生 43604 人,毛入学率达115.1%;小学在校生 71920 人,入学率达99.88%;2010 年在园幼儿 17612 人,入园率达52.54%。。2009 年10 月,在河源市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获艺术表演类节目中学组一等奖1 名、三等奖2 名,小学组二等奖1 名、三等奖2 名;获艺术作品绘画类二等奖2 名、三等奖4 名,优秀奖4 名;获艺术作品书法类一等奖2 名,二等奖1 名,三等奖5 名,优秀奖5 名;获艺术作品摄影类一等奖1 名,二等奖3 名,三等奖1 名,优秀奖 5 名。2010 年12 月,在河源市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县中学生体育代表团夺得金牌 44 块、银牌24 块、铜牌27 块,有9 人次破5 项市中学生运动会记录,荣获团体总分第一、金牌第一、奖牌第一,实现了七连冠,同时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亮点四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龙川继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城乡教师资源。县委县政府决定继续每年招聘大专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从今年5 月1 日起,每位教师每月增资300 元,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今年召开了全县第一届学科带头人聘任大会,落实学科带头人工作津贴(每人每月 200 元),以求多种形式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教育教学、科研教研方面的引领作用。
2010 年全县教师年平均工资30108 元,公务员年平均工资29042 元,教师平均工资比当地公务员高1066 元。县城教师年平均工资 30355元,农村教师年平均工资30043元。
亮点五财政对教育的拨款逐年增加
龙川切实按照“三个增长”的要求,建立健全了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对教育的拨款逐年增加。2009、2010 年,县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35148 万元和39037 万元,分别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86 % 和6.15 % ,占财政总支出的 26.31%和23.52%。2009、2010 两年,共投入4000 多万元,用于学校布局调整、校安工程建设、增加现代化设备设施、龙川一中 400 米标准跑道塑胶化建设等。2009、2010 两年校安工程按要求完成,均衡教育进一步得到体现。2010 年全县实施绩效工资,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实现了省要求的“两相当”目标。
亮点六公开选拔校长
2010 年县委对县实验中学、麻布岗中学两所高(完)中校长进行了公开遴选,进一步配强和优化了两校的领导班子,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在选人用人方面,龙川已形成了“动态补充、公开选拔、择优录取、统一分配” 的选人用人机制。目前,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8%、专科以上学历达75%,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2%,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42.6%,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1.8%,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8人。
亮点七设立龙川教育发展基金会
龙川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经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县级教育发展基金会。该基金会以扶贫助学为服务宗旨,被龙川社会各界认为是一项“德政工程”,这项“德政工程”是龙川建县2222 年庆典的“产物”,当年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尤其是民营企业老板以及外出乡贤的鼎力支持。该基金会成立不到两年时间,筹措到1200 多万元,其中个人捐款最多的高达 300 万元。龙川县教育发展基金会现已建立了规范而完善的章程,每次捐助都实行阳光操作,每年严格按程序筛选一批考上本科院校的贫困准大学生和贫困高中生予以资助。目前受惠人数已达3000多人。
亮点八人文教育入课堂
近年来,龙川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加强学校传统人文教育,把学习《弟子规》等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德育工作中,促进了校风、学风、教风的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扎实推进,受到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好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传统人文教育,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先后举办全县教育系统校长级领导、幼儿园园长参加的第一期培训班和县城班主任参加的第二期培训班,并派出200 多名骨干教师前往南京、定州、黑龙江、深圳、汕头、东莞、梅州等地学习。通过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推动了传统人文教育的全面开展。
名校风采
龙川县第一中学
今年高考,百年名校龙川一中再铸高考辉煌,178 人入围重点本科,1145 人上本科线,近七成考生入围本科,本科上线人数,重点本科、本科上线率三项指标稳居全市重点中学之首。“ 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奋发图强、力争上游”,这就是家喻户晓、名振东江的“川中精神”。言简意赅的16 个字,却是对百年川中严谨治学、务实奋进、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粹。
“川中精神”是川中百年历史及文化的积淀,是川中办学的根。今天的川中,结合时代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以“川中精神”为本,提出了“五个特别”、“保持三个状态”、“三个远离”的要求。“五个特别”是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会协作、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保持三个状态”则是指要保持学习状态、保持思考状态、保持奋进状态;“三个远离”则是指远离庸俗、远离铜臭、远离低级趣味。秉承办优质学校、育优秀人才、办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川中人立足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求实创新,主体发展”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素养,从而实现百年名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一代代川中人砥砺奋斗下,川中赢得了无数殊荣。百年川中正以承前启后、奋勇当先的精神,紧贴新时代下教育改革的脉搏,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加快内涵化发展进程,把川中建设成为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品牌学校。
上一篇:紫金教育发展基于传统兴于人文发轫于当下
下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春潮奔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