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让东源县教育面貌一新
集民智 聚民力 谱新篇
贫困学生得到东源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帮助。
教育是未来,是希望。东源县深知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一直都将教育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去年9月,东源县按照市里的总体要求,擂响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以下简称“创强”)战鼓,不断整合资源,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使全县教育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来自东源县教育局数据显示,该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4 所,高中教育阶段学校6 所,幼儿园36 所。高中在校学生12667 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49797 人,在园幼儿10023 人,基础教育呈现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可以说是“创强”给东源县教育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而这变化又将为其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奠定坚实的基础。
校园成为建设的“大工厂”
这个暑假不同于往年,东源县今年申报教育强镇的顺天、灯塔、康禾、涧头、黄田等镇的中小学校,显得有点喧闹。这是因为校园里正在进行校舍扩建、重新装修等“穿衣戴帽”工程建设。按照进度,多数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宿舍或中学校舍补漏工程也基本竣工投入使用,部分中小学校的运动场改造项目和绿化工程已开始实施,秋季开学可投入使用。
待这些工程完全竣工后,再配以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以及良好的师资力量,这些镇中小学校不仅校园面貌大大改善,办学实力也将提高。
就如同去年已经创建省教育强镇成功的仙塘镇一样,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最充满朝气的地方是学校,现代高科技设备在学校,最令人神往的休闲公园也在学校。
2016年全部乡镇创强成功
变化源于教育“创强”。仙塘镇2008 年初启动“广东省教育强镇”创建工作,连续3 年累计投入创建资金4052 万元,于前年成功创建“河源市教育强镇”,去年又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
治穷先治愚,兴业先兴教。继仙塘镇于 2010 年成功创为我市第一批广东省教育强镇之后,东源县的目标是每年安排4 个乡镇完成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任务,最迟到2013 年,成功创建11 个广东省教育强镇,申报省教育强县,力争到2016 年,将全县所有乡镇都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
这是东源县委办、县府办联合县教育行政部门组成教育创强调研组,对全县21 个乡镇进行调研,广泛听取当地干群的意见,根据各乡镇的学校布局和规模、办学条件、人口流动趋势等情况后,对各乡镇申报教育强镇批次作出的科学规划。
按照规划,2011 年,东源县委、县政府继续把教育创强工作当作中心工作,支持灯塔镇、黄田镇、顺天镇、涧头镇今年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验收,全面推进创强工作。县委书记成伟明强调,各乡镇党委政府要主动承担起“创强”责任,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从人力、物力、财力、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为教育创强开通“绿色通道”。
“创强”资金要优先解决
21 个乡镇,全部实现省教育强镇,绝对是大手笔,毫无疑问也需要大投入。根据测算,创建教育强县,东源需要投入资金3.5 亿元以上,因此解决资金投入是“创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是确保“创强”顺利推进的关键。
如何解决资金投入这一问题?东源县县长叶少军表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对教育怎么支持都不过分,县政府将按照教育创强资金优先解决的原则,多渠道筹措创强资金:一是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计划连续5 年每年安排2000 万元资金,作为乡镇“创强”的启动资金。同时,对如期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验收考核的乡镇,除市、县奖励200 万元外,县政府对提前完成“创强”任务的乡镇,每提前一年增加奖金50 万元。二是乡镇政府筹措资金,增加投入,积极争取省、市政策性专项资金扶持。三是广泛东源社会各界力量捐资,支持“创强”工作。特别是今年“创强”的康禾、涧头、灯塔、顺天、黄田等乡镇,想方设法争取到各方支持,如涧头镇、顺天镇利用是库区和移民乡镇的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扶贫部门和移民部门资金支持200 多万元;康禾镇充分利用温泉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争取投资老板的支持,捐资2000 万元用于教育创强。据不完全统计,五个乡镇已投入创强资金达6500 万元。
同时,为了能够确保创强资金的专款专用,东源县对创强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根据各乡镇创强进度拨付资金,各乡镇基建工程和设施设备购置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并建立较为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创强资金不挪作他用,县财政、审计、教育部门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布局大调整 资源大整合
推进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是创建教育强镇的前提。按照规划,东源县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力度,布局调整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今年暑假期间按照规划如期实施。目前,根据规划需要,5 个镇已成功撤并44 所中小学校(含教学点),新建镇中心幼儿园1所。
其中灯塔镇撤销面上小学8 所、撤销初级中学(灯塔镇中学)1 所;顺天镇撤销11 所面上小学(含教学点);涧头镇撤销6 所面上小学(含教学点);黄田镇将黄田中学、中心小学合并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撤销黄田片面上8 所小学(含教学点)和久社片面上4 所小学(含教学点);康禾镇将撤销3 所完全小学和3个教学点。
同时,东源县各乡镇认真做好学校撤并的后续工作,全面改善学校的生活设施,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和车辆接送问题,如顺天镇利用扶贫资金已购买两部中巴车,另外社会上有20 多辆车报名参与学生的接送。这些,都将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为成功创建教育强镇创造了前提条件。
5月31日,东源县县长叶少军到灯塔镇调研教育“创强”工作。
相关链接
“创强”五镇开展自检自查
据了解,目前,规划今年实施“创强”的灯塔、黄田、顺天、涧头4 个镇与主动提前一年实施“创强”的康禾镇已累计投入6700 多万元,撤销44 所中小学校(含教学点),校舍建设、资料建档等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效推进。
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县将组织力量对今年规划“创强”的这5 个镇按照 “创强”评估验收体系标准,提前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对硬软件建设进行查漏补缺,高标准完成“创强”各项工作任务,确保顺利高分通过省评估验收。
东江中学二期工程已竣工
近日,东源县委书记成伟明、县长叶少军率县财政、建设、规划、国土资源、教育、供电等部门负责人到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现场办公,检查该校二期工程完成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对工程建设、招聘教师等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强调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要打响明年高考第一炮,使学校成为东源乃至全市的教育品牌。
据了解,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二期工程于2009 年11 月正式动工,主要建筑有两栋教学实验楼、两栋学生公寓,完善一栋实验楼,总投资1.2 亿元,建筑面积4.2 万平方米。目前,上述工程8 月15 日已竣工并交付使用。
创强典型
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
东源县按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新建的一所重点高级中学。学校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东江河畔,处于河源市东环路东江教育园区核心位置。学校规划占地面积25 万平方米,规划办学规模为6000 人,建筑总面积11 万平方米,是东源建县(区)20 年来政府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
东源县与广州大学合作兴办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开创了河源普通高中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先河,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对山区探索与高校合作办学之路具有先行与示范性作用。
高起点办学的东源中学
一所新兴的高起点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90116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苍翠滴绿,鸟雀啾啾,呈现着一派创新育才的欣欣向荣景象。校外东江碧水绕校而过,校内休闲公园、亭台廊桥、晨读小椅时刻激发学生斗志,陶冶学习情趣。
学校现有学生3150 人,有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东源中学一直致力于营造实施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现设有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和语音室等多功能室50间。
广东省教育强镇:仙塘镇
2008 年初启动“广东省教育强镇”创建工程,连续3 年累计投入创建资金4052 万元,极大地完善了全镇中小学校基础设施与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于前年成功创建“河源市教育强镇”,去年又高评价通过了省督导验收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评估结果上报省督导室批准后,成为我市首批“广东省教育强镇”之一。
上一篇:走和平特色的“创强”之路
下一篇:吹响集结号 敲响冲锋鼓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