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集结号 敲响冲锋鼓
———和平县创建省教育强县侧记
和平校园新貌
核心提示
有人说,这个夏天的“创强”规模超过了建市以来的“普九”规模。日前,记者踏访和平,一股充满生机、朝气蓬勃的气息扑面而来,各镇掀起了教育“ 大上快上”的建设热潮,特别是那正在建设的一座座规模宏大、设计新颖的校舍,更是成为今年夏天和平县教育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创强”的集结号已然吹响,和平教育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小步快走 重点推进
据和平县教育部门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和平辖乡镇17 个,户籍人口约52 万,现有中小学 293 所,全县在校生73170 人,教师5264 人。该县“创强”计划投入3.82 亿元,撤并中小学240 所,保留53 所规模学校,扩建中心幼儿园17 所,其中计划新建校舍16.6 万平方米,新建运动场50 个,配套设施设备1.6672 亿元,拟于 2014年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县。
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该县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小步快走”的策略全面推进“创强”工作,即要求所有乡镇均同时开展“创强”工作,形成你争我赶的“创强”局面和氛围。同时,还结合实际,坚持重点推进,确保每年3 至4 个乡镇创建成为省教育强镇。
截止目前,该县已投入资金1600 多万,完成征地2.7 万平方米,正在建设校舍1.7 万平方米,修缮和建设小项目共66 个,扩建200 米运动场4个等。
上下一心齐心“创强”
面对“创强”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的现实,该县明确“创强”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全力予以完成;明确“ 创强”是一项政绩工程,是衡量党政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尺;明确 “创强”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具体措施。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今年换届选举后,青州镇委新领导班子就任的第二天,也就是7 月13 日,和平县教育局局长黄伟平、县创强办主任陈辉明就到青州镇检查、调研“创强”工作,给新一届镇领导班子全面推进 “创强”工作加油鼓劲。青州镇委以钟汉标为班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表示有信心、有决心举全镇之力,实现“强镇”目标,为青州的教育发展打开新篇章。
在和平县教育督导室的督导下,彭寨镇政府新班子上任第一天,就深入“创强”现场调研。
全员参与 群策群力
“创强”工作资金落实是关键。该县党政主要领导狠抓“创强”资金的落实,将资金落实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之下,今年仍然安排财政资金8000 万元用于“创强”,有效促进和提高乡镇“创强” 资金的保障能力。
为了进一步调动乡镇的“创强”工作积极性,该县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包括给予“创强”成功的乡镇奖励100 万元,让其优先评定先进单位、优秀个人等。通过上述激励措施,有效地调动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切实为 “创强”赢得了更多时间和主动权。
该县还多方筹集资金,目前相关各镇已成立“创强”资金措筹领导小组,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助“创强”工作,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截止目前,优胜镇已筹备资金60 多万,青州镇筹备资金50多万,彭寨筹备资金80多万。
乡贤助教 给力“创强”
在青州镇,一下车,记者就被青州中学漂亮的校容校貌所吸引,校园内绿草氤氲,鲜花竞放,人宛然置身于花园之中。真是想不到,在和平县海拔最高的山区镇竟然会有这么漂亮的一所学校。踏进校园,“知识殿堂”为主题的校园雕塑很是吸人注目。这雕塑就是2009 年该校校庆时由九七届校友捐建的。
乡贤助教,在当地已是蔚然成风。近几年来,青州镇通过多方筹措,努力争取社会热心人士援助资金达500 多万,新建了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学生食堂共6 幢,建起了新校门、围墙,对校园进行了绿化、美化建设,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记者在青州学校看到,生命人寿、苏格兰华人总会等捐建的几栋教学楼已完工。该镇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乡贤资源的优势让他们对“创强”信心十足。
采访结束之余,放眼和平,但见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贵,民以兴教为乐,商以助教为善,师以从教为荣,已是蔚成风气。记者相信,待到创强成功时,和平教育必将掀开新篇章,更深信再过三年、五年,和平的教育将会获得质的飞跃,取得骄人的成绩。
名校风采
阳明中学:体艺特色教学育奇葩
特色教育显成效
和平县阳明中学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该校美术类考生黄国锋被清华大学录取,圆了和平人中断了26 年之久的清华梦。今年高考中,阳明中学体育艺术类考生本科上线达145人,体艺类上线率名列全市前茅。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
和平县阳明中学创办于1980 年,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新落成的美术楼、学生宿舍楼与艺术楼特别引人注目。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有两幢教学大楼,办公楼、科学大楼和艺术楼、美术楼、学生宿舍楼各一幢。教学功能室齐全,配备有钢琴室、舞蹈室、美术创作室、美术作品展览室,还拥有400 米跑道运动场、篮球场等适应体育特色教育的配套设施。
阳明中学作为全县唯一一所体艺类特色学校,县委、县政府与县教育局给予了高度重视,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坚强后盾。在师资力量建设上,县委、县政府与县教育局想方设法充实美、音、体术科专职教师,尽可能满足学校发展对术科教师的需求。在生源上,县教育局将特长生招生指标向阳明中学倾斜,从生源上给予保障。县委、县政府与县教育局还给力学校硬件建设,短短几年时间,学校建起了艺术楼、美术楼、学生宿舍楼,完善了特色教育功能场室。
特色教育促学校转型
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背景下,面对重点高中与中职学校的大幅度扩招,作为一所面上普通中学,在政策、师资、生源及校园硬件建设均不占优势的前提下,阳明中学的高中教育遇到了发展“瓶颈”。2000 年前后,学校领导班子积极主动寻找破解面上普通高中发展的新思路,开始了发展体艺特色教育的摸索。经几年办学实践,重点发展美、音、体特色教育的新思路日渐清晰明朗,高考专科上线人数不断增加,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也逐渐增多。2006 年,县教育局正式决定将阳明中学定位为体艺类特色学校,通过创新办学模式,走培养美、音、体特色人才的发展道路,使学校开始了高中办学模式的转型。
在2011年高考中,阳明中学共有279名特长生参加高考,大学上线225人,上线率80.6%;本科上线达145人,上线率52%;其中重点本科上线36人,上线率12.9%,创历史新高。
“创强”简讯
表彰高考先进单位和个人
日前,和平在影剧院隆重召开表彰高考大会,对高考工作、体育工作等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会上,县长何伟光宣读了表彰决定。随后,县领导给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荣誉牌匾和奖金,其中奖励教育系统85 万元。县教育局局长黄伟平、阳明中学校长赖锦如、学生代表黄国锋等先后上台发言。县委书记蓝岸作了重要讲话。蓝岸要求,各镇要拓宽教育资金来源,包括成立教育基金会、向银行贷款等,确保“创强”工作顺利进行;阳明中学现在的办学条件与发达地区的特色教育学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实际对和平中学、阳明二小和阳明中学等进行重新规划,整合优化资源,扩大特色教育办学规模;根据和平发展战略,想尽办法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积极解决县产业转移园技术人才的紧缺问题。
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举行
8 月20 日至21 日,和平县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在福和中学讲学厅举行。和平县长何伟光在论坛上致欢迎辞。广东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教育学院教授刘劲予,市教育局局长苏晖参加了论坛。
何伟光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与会专家学者为和平县教育发展把脉表示衷心感谢。何伟光要求和平县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借论坛这个良好平台,充分吸纳消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讨文化育人理念,扎实推进和平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市创强办督导创强工作
日前,由河源市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曾民卫率队的创建教育强市调研组到和平调研“创强”工作。调研组先后深入和平今年申报省教育强镇的彭寨、优胜、青州等三镇,采取听汇报、察现场、查资料等形式了解“创强”工作。
针对和平“创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进展难、步伐小的现状,调研组提出五个建议:加快校舍工程、配套设施进度,着力抓好规范化学校建设,努力挖掘文化内涵,规划建设市级幼儿园,重视教学点建设,达到创建省教育强镇要求。
上一篇:资源整合让东源县教育面貌一新
下一篇:源城力争明年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