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乡亲不忘传统民俗新源新村移民每年坚持回乡祭祖
记者的老家在东源县双江镇增坑村,这个村与下林村相邻。两村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黄氏族人,共用一个祠堂。1997 年,两村的许多父老乡亲作为水库移民迁移到东源县仙塘镇徐洞村新源新村。
父老乡亲不忘传统民俗
虽然不在移民之列,但当年记者家也“插户”到了新源新村附近。虽然已离开祖辈生息的土地,但两村的父老乡亲却没有忘记传统民俗,尤其是宗祠和祖先坟墓祭祀。
由于家族宗祠和祖先坟墓还在故乡,所以,从1997 年开始,每逢大年初一,新源新村的父老乡亲都会组织大家一块回老家祭祖。
敲锣打鼓回老家祭祖
大年初一早晨8 点半左右,几位热心的叔伯就拿出公家的锣鼓在新村的市场里敲打起来。应着热情的锣鼓声,大人们纷纷带着孩子来到市场里等候上车。
10 点20 分左右,车子慢慢停在“黄氏宗祠” 旁的空地上。敲锣鼓的叔伯先下车,用鼓声带领大家走进宗祠。结果60 多人一起挤进原本就不大的祠堂,给人一种黄氏宗族人丁兴旺之感。“这就是我们的祖宗”,在刻着“江夏黄氏”的祖宗牌位前,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边摆放着鸡、猪肉、鱿鱼、香烛、元宝等祭品,边对大家说。
祈求平安幸福工作顺利
待祭品摆放完毕后,就到了烧香敬祖。“祖宗在上!保佑双江发展得越来越好,保佑我家人平安幸福,保佑我来年工作顺利!”鞭炮是宗祠祭祀必不可少的。烧完香之后,乡亲们就开始燃放鞭炮。由于鞭炮是众人出钱买的,所以特别大,整个直径有1.5 米左右,燃烧时间长达几分钟。
鞭炮烧完之后,众人又一哄回到祖宗牌位祭拜。“每年只有参加了这认宗寻源的仪式后,才感觉像过年”,小伙子黄健说。本报记者 黄晓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