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女性价值最大化到底在哪里鼓励女性回归提案引争议

      “女性回归家庭并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更利于国家民族长久发展的智慧选择。”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女性研究专家张晓梅提交提案,建议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社会学家李银河看到这一提案后,表示非常惊讶,她认为这个提案最大的问题是要抹杀妇女解放的最重要成果: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我市大量网友在本报民生论坛(http://bbs. hynews.org) 上也针对这一提案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提案摘要:

      张晓梅的提案题为《鼓励部分女性回归家庭提高社会幸福指数(草)》,她指出:随着女性社会角色的逐渐强化,以及对“ 男女平等” 片面的理解,很多女性在全力争取竞争优势的同时,明显出现了“中性化” 甚至“ 男性化” 的现象,缺乏女性和母性意识,缺乏应有的女性素养,已成为日渐显露的一大新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政府应倡导和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家庭女性成员回归家庭,鼓励她们更多地关注投入“和谐家庭”的建设中,完善家庭的幸福与圆满,提高社会的整体幸福指数。

      男女因为生理、心理不同,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应不同。女性更适合管理家庭,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哺育、培养、教育孩子,促使家庭生活和谐幸福。女性回归家庭将更多连接起大家庭的亲情情感。随着社会发展,欧美一些国家以及东邻日本和韩国,许多婚后或育后女性选择回归家庭,用婚前接受的良好教育和工作经验相夫教子,既稳定了家庭,教育了子女,也促进了稳定和谐社会,并为国家培养了更为优秀的后续发展人才。

正方: 有利于家庭和谐

可可:自明清以来,中国就开始了一场深刻的、至今仍在继续的“母亲危机”。一个母亲把孩子培养成才,其意义远远超过到工厂去拧几颗螺丝,我赞同女性回归家庭。

lonel:挺好,估计未来几年女性回归家庭的呼声会更高,希望政府能尽快出台法案,让回归家庭的女性没有后顾之忧。

莜丽娅:鼓励女性回归家庭,我十分赞同!作为一个曾经受过高等教育的80 后平凡职场女性,近年来愈发觉得事业有成弄不好成为家庭幸福的障碍。与其婚前茫然拼搏,不如先将经济革命与家庭革命毕功于一役,再从整个家庭未来发展考虑有选择性地重返职场或者创业不是更有利于两全其美吗?

雨果田:解决女性回归家庭问题,中国为何不能尝试一下呢? 国外有劳工法允许做母亲的员工选择部分时工作制。比如5 分之4 制,即一周工作四天,这样便兼顾了工作与家庭,当然工资也按比例减少。

反方: 不利于男女平等

张晓梅的提案提交以后,社会学家李银河立即持反对意见,不久前她在其博客里表示:一旦形成号召妇女单方面回家的舆论,将导致妇女地位的下降,使百年来妇女争取在公领域实现与男性平等的伟大进程受挫,使无数妇女英烈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争取男女平等的百年斗争成果遭到损害。

细枝末节:回归家庭不应该是女性单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这个社会总在强调女性的家庭付出。这是不尊重女性的。她们应享有同等的竞争待遇。

老时很懒:妻子回家,意味着失去展现自己魅力和价值的阵地。当丈夫再也寻不到妻子身上可欣赏的地方,迟早会移情别恋。互相欣赏是爱情和婚姻的基础。一个家庭主妇,拴住男人太难了。

中立方: 女性进退很自由

上官乱:早几年就有男社会学家呼吁让女性回归家庭了,记得这个呼吁一出,立即像捅了马蜂窝,社会各界女性全体愤怒声讨,后来没人敢提了。今年却来了位女政协委员提出要鼓励女性回归家庭的提案,真是滑稽啊。其实,做女人还是挺幸福的,进可以出去打拼,退可以主持内务,没人逼你回与不回,挺自由的。

笼中鼠:回归家庭不是不好,只是回归以后的女人,如何在经济上实现自立?如何维护自己的婚姻?男人会不会真心认为女人虽然没有收入,但是确实军功章有一半?这也是个问题。

飘雨忆:女人都窝在家里,那么绝大部分女人就会犯同一个毛病——整天围着老公、孩子、灶台转,久而久之与外面的世界脱了节,然后就开始疯了一般地臆想在外面的老公此刻正在做什么?有没有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有没有做对不起家庭的事?最后与老公的距离越拉越大,直至被老公厌烦最后被抛弃。

本报记者 俞冰传 文/图






上一篇:轮奸弱女子 东源县上莞镇几名90后最终被送上法庭
下一篇:车辆召回不应回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