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不幸儿患自闭症,好心妈办康复中心,只愿——“星星的孩子”开启心灵之窗

     “筹办这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很辛苦,但是值得,我的愿望终于快要实现了。”家住永福路的市民曹女士激动地对记者说。曹女士是一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去年世界自闭症日当天,本报曾报道过这位母亲的节日心愿——盼望河源有个自闭症康复中心。曹女士告诉记者,经过一年来的奔波和筹备,今年6 月份她将开设河源第一家自闭症康复中心,为更多“星星的孩子”开启心灵之窗。

妈妈苦心为患病儿

      自闭、孤独、不说话、不与人交流,这是记者在查找相关资料后对自闭症孩子的认识,可曹女士的孩子——龙龙,给人的第一印象却让记者感觉惊讶。这名9 岁的小男孩,眉清目秀,眼神清亮,虽然见到陌生人略有些急躁,却还是在曹女士的提醒下与记者打招呼。

      “星星的孩子”是人们对自闭症患儿的一种爱称,曹女士深以为然,儿子长得那么帅气,可是,他们的语言只有天上的星星明白。是让孩子远离人间烟火,还是让孩子听得懂这个世界上爱的呼唤?曹女士说,自己和先生不会轻言放弃,将用尽力量与天上的星星争夺孩子。

      去年,考虑到儿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能让他和正常孩子一样,曹女士执意要把儿子送进普通学校,自己可以“ 陪读”。可她联系的学校听了她的要求后感到很为难,毕竟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可曹女士没有气馁,她多次与学校沟通,并写了两封情真意切的长信给老师,最终打动了学校。从此,母亲和儿子成为“同学”,一起上学、放学、上课、做操。

      “看着他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玩耍、出游,终于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心里真是高兴极了。”曹女士欣慰地对记者说。

康复中心即将成立

      曹女士强调说,这些特殊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父母不要放弃对孩子的治疗,要不断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同时,人们应对这些孩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歧视。在青岛、重庆等地,她了解到,现在已经有一些自闭症患者经过康复治疗,成年后走上了工作岗位,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我的孩子很幸运,及时得到了科学的治疗,可我看到很多绝望的家人,已经放弃了对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曹女士提起这一点很是痛心,她太了解患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有多么痛苦,于是她选择开设这样一个自闭症康复中心,想通过这个中心,为那些患自闭症的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训练。

      曹女士本身是医务工作者,多年来,她辗转各地为儿子治疗训练,几乎成为一名自闭症儿童康复专家了。从去年到今年,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到处奔波,找自己的工作单位——源城区人民医院,提议医院开设自闭症康复培训中心,并作了大量的调查。最终,单位同意了她的提议,目前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两个月后康复中心便可正式成立。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目前,我市自闭症患者数目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但从接到的咨询和求助电话来看,至少有一百多例自闭症患者,今年下半年市残联将针对帮扶自闭症患者启动相关康复项目和机构。

      本报记者 黄丹






上一篇:男子开车运货时顺手牵羊偷工厂的钢块 未出厂门被抓获
下一篇:受聘酒店司机先充手机话费? 不少求职者被假招聘忽悠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