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现有在册吸毒人员将近6000人 我市禁毒工作任重道远

让毒品远离我们的生活

     本报讯 今年禁毒日的主题是 “青少年与合成毒品”。我市将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告诉市民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3月份,在册登记的吸毒人员近6000人,35周岁以下占总在册吸毒人数的69%,这些吸毒人员,这些陷进新型毒品的吸毒人群,成为禁毒部门最大的难题。

     一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把禁毒工作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而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力以赴,主动出击,打控并举,不断提升着应对新型毒品犯罪的执法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我市禁毒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禁毒仍是我市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禁毒工作,严厉查禁公共娱乐场所吸贩毒等犯罪活动,加强堵源截流,切断毒品流入的通道;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教育和挽救,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禁毒工作是一场人民战争,《禁毒法》明确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禁毒工作需要全社会参与。警方呼吁,如果市民发现吸毒贩毒制毒的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净化社会风气,创造和谐文明的河源。

从青少年抓起从源头上监管

     近年来,****、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被那些热衷时尚、追求刺激、无知的青少年所宠爱,他们经受不住毒品的诱惑,陷入了新型毒品的漩涡。

      从当初的鸦片、海洛因,再到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毒品,吸食人员呈上升和低龄化之势,新型毒品在我市泛滥和青少年涉毒形势非常严峻。

创造无毒安全校园

      记者在社区采访时,一家长对记者说,只要是小孩出去玩,心里就不踏实,生怕孩子沾染上毒品。

      这位母亲的话不是危言耸听。据了解,当前,一些青少年为寻求剌激、追求时尚,除了“索K” 等新型毒品外,还存在滥用“止咳水”和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等精神药、处方药,达到“嗨”的感觉。

      为抓好在校学生不沾毒、不滥用精神药物,当前,我市教育部门在禁毒预防教育采取抓早抓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张春辉介绍,全市中小学校严格按照禁毒预防大纲,从小学五年级起至高中二年级学生,每学年安排两个课时,作为预防毒品教学内容;在市区东埔中学设立禁毒教育宣传基地,让学生从理性到感性,认清毒品的危害。此外,每年通过 “6·3”虎门禁烟日和“6·26”国际禁毒日,组织学生参与到禁毒宣传活动中去,开展“远离毒品,从我做起”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创造安全、无毒的校园环境,形成给力青春、抵制毒品、选择健康的良好禁毒预防的氛围。

严打违法违规销售

      为加强麻醉药和处方药的监督,市药监局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加强对麻醉药和一类精神药批发企业管理,从源头抓起,与公安110 联网,24 小时实时监控录像,确保每一针每一片流向监管之内;对二类精神药企业每年至少检查两次,充分利用特药监管系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一些药企、零售药店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违法行为。

      6 月13 日,接群众举报,市药监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老城一间士多店进行依法检查。在店里执法人员查获了尚未销售的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等药品。

      据店主李某供述,这批处方药是向一名药贩子买来的,非法购进氢溴酸右美沙芬片60 板,不同厂家生产的120 毫升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31 瓶、10 毫升80 袋和150 毫升5 瓶,总价值1546 元,并已经销售出一部分。这批药没有票据,该士多店也没有药品销售许可证。

      据市药监局执法人员透露,一些士多店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驱使下,进行违规销售,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药品市场。对此,药监部门呼吁,一旦发现有药店或者士多店违规销售管制药物,市民可拨打电话 3189063举报。

严格管控精神类药物,发现违规可举报。 

一位花季少女的黑暗时光

     6 月17 日,在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18岁的小梦看上去活泼开朗。

      三年前,小梦从安徽阜阳来到连平县,投奔她的叔叔。在连平那些日子,小梦试着找份稳定的工作,都因年龄小吃不了苦而放弃。慢慢地,她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娱乐。2009 年8 月的一天晚上,在朋友的劝说下,怀着好奇的小梦第一次吸食了K粉。有了第一次,毒品就像魔爪缠绕着小梦。此后,她更加疯狂地“溜冰”。

      “溜冰”是吸毒者的圈内行话,吸食者的吸食过程就叫做“溜冰”。据小梦说,在她的朋友中,很多人都喜欢吸食毒品,有人甚至将毒品当做性药品来食用。“溜冰”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非常专注,她有时上网可以一天一夜不睡觉都不觉得疲惫。

毒品吞噬了她的青春

      毒品就像一个庞然怪兽,吞噬着她的青春。后来,小梦开始接触海洛因。她告诉记者,刚开始,每天吸食一次50 元钱的海洛因,慢慢地,随着毒瘾的增大,一天一百、两百,最高时一天吸食了四百多元的海洛因。直到去年10 月28 日,小梦在一次前去买毒品时,被伏击的民警抓捕,送到戒毒所接受戒毒。

      而自从她染上毒品后,由于没有正常的工作收入,为了弄到钱吸食毒品,她被一个45 岁的男人包养过,从事过地下色情服务,靠出卖自己年轻的肉体来满足毒瘾。

      回忆起自己走上吸毒的路子,小梦一脸的懊悔。她说,是家庭缺少关爱和温暖,毁了年少无知的她。小梦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帮家里照看小弟。母亲在上海打工,收入微薄,父亲在老家承包工程。由于一个人照看弟弟的日子实在枯燥无味,她从家里逃了出来,投奔了远在连平的叔叔。后来虽然被家人叫回去,但她厌倦了无聊的生活,2009 年8 年,她再次出走,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陷进了毒品的漩涡不能自拔。

告诫青少年远离毒品

      自从进了戒毒所,家人才知道她沾上了可怕的毒品,欲哭无泪。戒毒8个多月来,每次拨通家人的电话,她都以泪洗脸,感到对不起家人,是自己的无知毁了自己的一生。

      作为一个18 岁的女孩,正是花样年华,本应该享受着父母的宠爱,坐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她却承受着毒品的折磨,在所里成为一名戒毒学员。说到这,她哽咽着泪流满面。为此,她希望,父母亲应该多关心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更多的沟通和帮助,拨正一个正在成长者的人生路;同时,告诫所有同龄人,要汲取她的教训,以她为反面教材,千万别去沾染毒品,珍惜自己的人生。

新型毒品发展速度让人担忧

     “新型毒品发展速度让人担忧。” 市公安局缉毒支队负责人如是说,传统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大家都知道不能碰,这类毒品销售在减少。而新型毒品,很多吸毒人员起初对其危害性了解不多,成为一些年轻人在唱K娱乐时请客消费的“产品”。

      缉毒民警介绍,从摇头丸、K 粉到****等,新型毒品一波又一波地出现。

      2008 年7 月,我市警方告破建市以来最大的制造软性成品毒品案件,共缴获麻古毒品粉122.1 公斤、毒品麻古18560 粒。2009 年,我市缴获的 67183.13 克各类毒品中,99%以上是新型毒品,2010 年缴获各类毒品75256 克,其中,海洛因546.94 克,**** 62443.13 克,咖啡因131.74 克,氯胺胴 189.71 克;缴获各类易制毒化学品 64816 千克。在缉毒行动中,缴获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一系列新型毒品也不断涌现。

      随着各种新型毒品相继出现,对吸毒人员危害更严重。麻古和****属于毒性更强的中枢神经兴奋剂类毒品。“ 它们的主力吸食群体就是青少年,全市在册的新型毒品吸食者中,16-35 岁的占80%。”吸食者经常将黄、赌纠合,出现聚众赌博或集体淫乱,从而迎合了年轻人热衷狂欢,爱好刺激的特性。调查中,“ 相当比例的青少年认为吸食新型毒品不上瘾,对身体无害,这种错误的观念,是导致****、麻古盛行的根本原因。”

      然而,新型毒品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给吸食者带来任何益处。相反,由此引发了大量的违法犯罪以及多种疾病的扩散传播。警方对登记在册的吸食新型毒品人员调查发现,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群,吸食新型毒品成为新潮和时尚。一些老板在朋友聚会联谊活动时,以吸食为荣,追求刺激。

      据禁毒部门调查,新型毒品只需吸服一次就会上瘾,这种上瘾不同于海洛因的生理依赖,而是更难以戒除的心理依赖。记者在市戒毒所对曾经吸食过新型毒品的戒毒学员进行过调查,学员们都表示,一开始都觉得自己有足够信心,可以掌控一切。然而,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不停吸食、加量,再吸食、再加量……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吸食新型毒品上瘾不同于海洛因,而是更难以戒除的心理依赖,复吸的可能性就很大,这是新型毒品蔓延的重要原因。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谢秋波 李燕南






上一篇: 打太极拳 打羽毛球 晨跑 酷暑难挡槎城市民健身热情
下一篇:暑假工招聘广告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学生应聘当心受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