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考考生填志愿有的看中兴趣有的看中就业前景
今年我省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于7 月5 日结束了,俗话说“七分考试三分志愿”,在高考成绩已定的情况下,科学填报志愿显得特别重要。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选择什么专业才能无愧高考成绩,又能为今后的就业铺平道路,还要吻合性格、兴趣呢?这是高考烽烟消散之后的当务之急。
面对数百所招生大学和五花八门的专业,众多考生犯了难,许多毫无经验的“准大学生”们显得很茫然。网友“纳尼”和“陈柏耀”由于分数不高,选择更少,上网求助起了网友。“我是惠州理科生,高考考了304 分,报河职院有没有机会被录取?” “我考了360分,想找个3B的院校外语专业来读,求网友推荐?”网友“小样贼帅”和“loving136”作为过来人,对他们提出了建议。“第一志愿外加服从分配,可能性就比较大,你自己掂量掂量。”、“外语是热门专业,你可以填第一志愿专业,二三等志愿专业选一些机会大点的专业,最好是服从调配。”
高考分数高的学生选择范围大,但决定起来同样不易,对于就业前景和兴趣的权衡很难面面俱到。网友“娜娜”面对高考志愿填报的态度显得非常现实,她早就为就业做好了规划,毅然在第一志愿填报了学前教育专业。“现在幼儿园入园那么难,学前教育的发展应该是今后几年内教育工作的重点,那就需要更多的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不用愁将来的工作啦。”
我市龙川县赤光镇“准大学生”小袁则坚持以兴趣为第一选择标准,以致与父母发生重大矛盾,当母亲刘女士不顾儿子的意愿代其填报志愿时,小袁绝食4 天以示抗议。包办志愿的事引发了网友的高度关注,网友“LP1984”、“臭老狗”、“燕青”、“小俐姐”纷纷表示,学习兴趣最重要,父母应该支持自己的小孩。
其实,填报志愿、就业前景和兴趣同样重要。对就业前景的评估要目光长远,避免“一窝蜂”填报热门专业,高校毕业生都是一批一批的,如果哪一年某个专业填报的人特别多,那毕业时这一届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就比别的行业要大得多。考生对各种数据应作理性判断,在适当“避热”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慎重选择专业,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可能关乎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