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扮“狼外婆”测试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上暑假培训班,跟父母外出旅游,出门串亲戚……暑假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还有部分孩子独自待在家里,让父母心头又添一分不安。近日,记者调查了8 名在家独处的孩子,发现孩子们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容易上当受骗。源城区刑警大队民警提醒市民,为确保暑假孩子的安全,父母安全教育不能少,孩子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要走出家门。
孩子被记者骗下楼
孩子假期在家独处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是否懂得自我保护?近日,记者随机抽取了8 名年龄在6-13 岁之间独自在家的孩子作为调查对象,而记者则分别扮演快件投递员、管道燃气抄表员、推销员、楼下邻居等角色,来测试孩子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弱。记者调查后发现,70%的孩子容易跟陌生人讲话,戒备心差,甚至有两名孩子被记者骗下楼。
记者在阳光水榭小区以煤气抄表员的身份拨通了刘星星(化名)家的电话,当记者表示进不去小区时,刘星星竟然告诉记者门禁密码。刘星星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家孩子今年9 岁,在市三小读四年级,孩子下午去练习画画,晚上学习跆拳道,早上一个人待在家里。提起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他坦言,他们平时很少教育孩子防范坏人, “毕竟社会上还是好人比较多。”
“我是申通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楼下有你的快件,里面是一只玩具熊,麻烦你下来签收,我现在在你家楼下。”电话那头传来稚嫩的童声:“嗯,你先等等,我马上下来。”随后,记者在长安街创源楼下见到了前来签收快递的黄浩浩(化名),当被告知是一场骗局后,他失望地说,“我还真以为有玩具熊呢。”他告诉记者,他今年7 岁,在市三小读三年级,由于父母都上班,放暑假后,基本上午都是一个人待在家里玩,虽然平时父母有强调不要接听陌生人电话,更不要随便走出家门,但当他接到记者的电话后,还是没有多想,更没有考虑玩具熊的来历。
记者同样以快递员的身份拨通了创源楼另一个小孩胡雨(化名)家的电话,表明来意后,立马被挂断了电话。随后,胡雨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家孩子今年13 岁,在市一中读初一,“孩子基本上是上午一个人待在家里,下午就去光明书店看书或者和社区的同龄孩子一起打篮球,我们也会在暑假期间多提醒孩子注意安全问题,例如,独自一人在家时,不要相信陌生人的电话,更不要下楼。”另外,他表示,学校也有发放学生暑假安全注意手册。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孩子独处在家,容易上当受骗,究竟是什么原因?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20 位家长,结果七成家长认为,父母平时安全教育少,再加上孩子年龄偏小,分辨能力差,是导致孩子易受骗的主要原因。
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孩子今年9 岁,由于他们夫妻都上班,孩子暑假不得不独自待在家里,平时他们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功课也不是很多,“孩子还小,过早地告诉孩子社会的阴暗,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他表示,安全教育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今后会注重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也有家长坦言,孩子一个人在家当然不放心,他们会考虑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李先生表示,为了确保孩子的暑假安全,他专门给孩子报了各类培训班,从早上到晚上孩子都有人照看,“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安全,而且还能学东西,一举两得。”
源城区刑警大队民警王彬提醒市民,暑假期间是犯罪分子拐卖、绑架儿童案件的高发期,父母更要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功课,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要给陌生人带路,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出门,更不能拿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它小食品。
此外,他建议父母应把家庭住址、自己工作单位的全称及电话号码告诉子女,并要求其记住,留孩子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要走出家门。他提醒市民,若遇到迷路儿童时,要及时将其送到当地公安机关。
本报记者 高潮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