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龙川县一对夫妇获誉“广东省银婚好夫妻”

银婚好夫妻刘锦标刘观娣和儿子刘天娇。

     刘锦标、刘观娣夫妇都是龙川县赤光镇潭芬村里再普通不过的农民。从他们结婚以来,两人相互扶持,26 年如一日,在大山深处将清贫的生活过得悠然而温馨。也因此,继去年成为全省唯一同时获广东“百名好父亲”和“百名好母亲” 后,日前这对夫妻又被省妇联评为“广东省十大银婚好夫妻”。

丈夫主内妻子主外

     刘锦标、刘观娣都是命运坎坷之人,少年时贫穷的单亲家庭生活造就了两人坚韧知足的品性。到了适婚年龄,经热心的村民介绍,他们结成了夫妻,婚后还有了一双小儿女。

      偏僻的山村条件艰苦,但这小两口却相守相伴,将清贫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90年代初,为了贴补家用,刘锦标去了外地打工,只剩下刘观娣在家,伺候高龄的婆婆,照顾年幼的儿女,夫妻俩是典型的 “男主外女主内”。

      2006 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改变了这种角色分配。一年之内,刘锦标因肾结石连续做了两次手术,不仅花光了家里少得可怜的积蓄,还欠下1 万多元债务。更添愁的是,他的病到目前还没有根治,平时只能在家里养病, 没办法干重活。

      此时除了两个尚在读书的孩子外,家里还有一个瘫痪多年的老人,这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刘观娣身上。这个沉默寡言的女人并没有埋怨丈夫,而是选择坦然面对。为了还清债务和改善家庭生活,她在家里喂养了10 多头猪,还租了14 亩田耕种。看着妻子从早忙到晚,刘锦标心里非常内疚。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他除了帮助妻子做点轻农活外,还承担了做饭、搞卫生等家务活。

观锦楼里乐融融

     在父母亲的影响下,刘锦标的儿女从小就特别孝顺懂事,如今儿子刘天娇在车田镇镇政府上班,女儿刘奇峰在河源市卫生学校读书。

      刘锦标、刘观娣夫妇依然守在潭芬村大山深处的观锦楼里。说是 “楼”,其实只是一栋普通的小楼,依山而建,两进的房子被天井隔开,前有两层,上面是泥砖砌成的,后则是两间平房。

      “这房子是我父亲和母亲93 年建的,除了少量的水泥和钢筋外,其它的砖、石什么的都是他们两个人一担一担挑来的。我给它取了个名,就叫‘观锦楼’,从他们的名字各取一个字。”刘天娇告诉记者。房子很旧,只有简陋的家具,和一部电话、一台小电视。然而,很平静温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果树,柿子、龙眼、橘子果实累累,养了几只狗,还有鸡和鸭。劳作归来的刘观娣脸上并没有倦色,此时刘锦标已经泡好了茶,做好了饭。而忙完了家务,刘锦标照例会陪着妻子看电视连续剧,刘观娣是不识字的,他便挨着妻子坐,充当她的解说员,平静的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

      本报记者 黄丹 朱许龙






上一篇:养路工人身患重病 紫金公路人伸援手
下一篇:教师节送礼收礼都“纠结”家长老师“进退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