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收礼都“纠结”家长老师“进退难”
眼看教师节和中秋节将近,家长忙给老师送礼的新闻也屡见报端。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过节给老师送礼已成了部分家长的必修课,一些家长更是为送什么而发愁。面对家长的“好心好意”,老师们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家长:送不送礼都很纠结
市民曾女士的儿子在市区一家小学读六年级,前天放学回家,儿子提出了一个要求,想买一个大果篮送给班主任。曾女士虽然拒绝了,但心里很矛盾,毕竟自己以前就曾看见身边的同事给老师送礼。
“过教师节当然要给老师送礼了,今年还赶上中秋节,怎么可以不送呢!”尽管孩子在新市区一家幼儿园就读,但王先生认为,过节送礼给老师,老师平时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照孩子,而且送礼和没送礼差别很大。“平时老师要是家访,我们都会给个红包。”他告诉记者,今年赶上双节,他和妻子更为给老师送礼的事烦透了心,“送钱太俗气,送礼品,不知道老师中意什么,最后干脆决定送水果,也不会让老师为难,我们几个家长决定专门去广州买水果。”
记者采访中发现,持送礼意见的家长并不止王先生。一些家长表示,一个班级一般有四五十名学生,老师难免会照顾不过来,给老师送礼,也是希望老师对孩子多加照顾。
老师:接不接受都很无奈
在市三小教书的廖老师无奈地说,眼下自己就遇到不少家长前来送礼,尽管自己每次都拒绝并苦口婆心劝说家长没必要送礼,但是家长还是会千方百计拖熟人关系非要把礼品送到老师手中。廖老师告诉记者, 不少家长认为送礼给老师, 老师就能对孩子额外照顾。“其实老师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家长要是想让孩子更进步, 平时应该跟老师多沟通,老师才好对症下药。”她告诉记者,以前曾有家长表示想把孩子的座位调换,自己告知座位是按照学生身高安排,每星期都会轮换一次,但家长并不相信,结果直接送礼到学校了,“搞得我好尴尬,我外甥就在我的班上学习,也不会搞特殊照顾。”
据廖老师介绍,教师节将近,她身边的老师都遇见了这件犯难事,这让他们颇感无奈。
学校:禁止老师收受礼物
不少市民表示,校园应该是一方净土。作为学生和家长,送什么并不重要,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张自制的贺卡也很真诚温馨。
市民黄先生认为给老师送礼还可能给孩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他坦言,家长平时跟老师多沟通交流还好一些。
廖老师也坦言,要是遇见执意送礼的家长,像月饼、鲜花这样的礼物她会考虑收下,但贵重的东西无论如何都要拒绝掉。“我可以理解家长的心情,但家长也要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下老师的感受。”她表示,对此,学校还专门在教师节前夕召开教师例会,“禁止老师收受礼物”。
据源城区文昌中学吴校长介绍,学校都是不允许老师收受家长礼物的,但是像贺卡之类并不贵重的礼物,则允许老师接收。 “倘若老师收到贵重礼物,学校也没有相关的处罚规定。”
本报记者 高潮
教师节,让我们向心灵致敬
教师,其实就是一种职业。当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充斥社会的时候,我们没理由要求所有的教师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独舞。但现实却是家长们一边绞尽脑汁地寻思送什么礼、怎样送,一边却又“污名化” 着教师。这本身就矛盾,矛盾到送出去的鲜花都泛着功利的气息。
与其说师道尊严在慢慢滑坡,不如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其实,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很多送礼与收礼是属于正常的人情礼节,如果确实对教师心存敬仰与感念,在教师节之际送些礼物并无不妥,只要我们的心灵纯洁。相反,如果心灵深处流动着猜忌与恶想,那么美好的情愫都会发霉。
作为职业的教师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教育家陶行知说:“在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个好老师,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一批好的老师,创造的是民族的未来。既然如此,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教师致敬?但在致敬前,还是应先向我们自己的心灵致敬,只有让自己的心灵纯洁起来,向教师的致敬才会崇高而郑重。
教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教书的同时是否育人、教书的方式是否精彩诱人、育人的心境是否充满慈爱、付出的努力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全在教师的良心。所以,在这个节日里,接受鲜花与掌声的教师,也需做心灵的盘点。
唯有如此,家长和教师之间才会多一份信任和理解。而信任和理解,既是赋予教师最好的节日礼物,也是我们不为教师节所累,回归尊师重教的开始。
(石行)
相关阅读
难忘第一个教师节
1985 年1 月21 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 月10 日为中国教师节。一个月后,刘东兴当上了连平县溪山镇百高小学的代课老师。在此之前,这个年轻人高中辍学后一直在做泥水匠。
第一个教师节到来,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在溪山镇的这所小学里,刘东兴和同事们也享受到了大家对教师的优待。9 月10 日下午,村里的干部、学生家长以及村民代表来到了学校,和老师聚在一起开了一场座谈会。会上更像是拉家常,没有过多的发言,大家的话语很质朴,用当时村支部书记的话来说就是“跟老师说本心话”,现场的气氛非常好。
让刘东兴始料未及的是,村里给老师们带来了1000 元钱,每位老师发100 元,还有台灯、水壶等小礼品。“那时我的工资是每个月38 元,一个学期也不到200 元,100 元相当于半个学期的工资。”刘东兴告诉记者,村子并不富裕,当时他和同事都觉得受到村里最好的待遇了,惊讶之余也很惶恐,工作起来更是战战兢兢,生怕辜负了村里的一片心意。
如今,47岁的刘东兴是连平县元善中心小学的老师。“今年是我过的第27个教师节,每年都能收到学生和社会上的祝福,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第一个教师节,不为钱,而是因为村民对老师的那份尊敬,激励着我不断充实自己,舍不得离开教育,舍不得学生。”刘东兴这样说。
难忘的教师节礼物
送什么样的礼物给老师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一个难题。那么,在老师心中,什么样的教师节礼物最难忘呢?
对于市一小青年教师骆海英来说,在她10 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每一个教师节过得各有特色,都挺有意义。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上和学校对老师日益重视,每逢教师节,都会举行聚餐、娱乐活动等节目,有时还是师生联动,在笑声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但骆海英告诉记者,最难忘的教师节礼物是去年她的学生自制的,没有花一分一毫。当时,她担任三年级的音乐老师,恰巧第一堂课便是关于教师节的,骆海英告诉学生,现在大家都喜欢花钱去买礼物,老师不提倡这种方式,如果要送礼物的话,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唱一首歌,画一幅画都不错。
教师节那天,骆海英一进教室就看到学生们准备的教师节礼物,有画画、纸花等等,几乎都是学生动手做的。其中,不少画画的都是骆海英,尽管线条粗糙,甚至歪歪扭扭,但学生们在画的下方工整地写上了骆老师的名字,还有想对老师讲的话。“老师,我很喜欢上你的课,不过我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你要提醒我哦。”有学生这样说。
骆海英说,当时自己心里暖暖的,马上告诉孩子们这是她收到的最漂亮、最珍贵的教师节礼物。而那一天,也成为教师节里最为温馨的记忆。
本报记者 黄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