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客家文化公园“历史阶梯”展现客家人迁徙历史

“历史阶梯”是客家文化公园一期工程的主要看点。 

     市民期盼已久的客家文化公园已在近日开工建设。在一期工程中,“历史阶梯”是其中一个重要景观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游客能从其中看到、玩到、感受到些什么?11 日,该项目的设计者、雕塑家徐彬为记者进行了详细解读。

      据介绍,“历史阶梯”是以不同材质、不同手法的雕塑生动展现客家人六次大迁徙的历史场景,以及我市丰富的客家民俗风情,“就像是一个客家历史、文化的大讲台”,徐彬说。

用雕塑“讲述”客家史

      “历史阶梯”共分6 组雕塑,每一组雕塑对应一个时期的客家人迁徙史,而且表现手法不同,既有圆雕、浮雕,也有刻线描金,让游客能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感受到客家人的历史与文化。

      据徐彬介绍,在表现第一次迁徙时,将用红色花岗岩,通过5 组圆雕来表现秦代客家人迁徙时的迁途漫漫,“这5 组雕塑分别浓缩了和辑百越、尉陀兴王等当时发生的5 个大事件,而且5 也象征着秦兵越五岭,分5次南迁。”

      第二次迁徙则是以浮雕的形式描述两晋时期的氏族大南迁,并安放一座“韩愈东江留诗篇” 的圆雕。

      在表现第三次迁徙时,徐彬用浮雕和铸铜的形式,把唐末时五胡乱华、安史之乱以及中原文化在迁徙过程中的广泛传播进行了描绘, “作品中有铸造、制陶、客家舞狮、紫金花朝戏等场景。”徐彬说,这也寓意着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而在表现南宋时第四次迁徙时,徐彬就刻意削弱了战争的场面,更多的是表现客家人的文化生活。他说,其内容主要是以刻线描金的手法,把舞龙、客家山歌、连平县鲤鱼舞进行生动展示,此外,还在这组雕塑的平台上设计了“客家小姑戏新娘”、“客家划酒令”、“夯土做围屋”等圆雕。

      第五次迁徙则是以浮雕形式来描绘清朝时康熙的迁民政策, “这其中,既有发放银两给百姓,把他们迁移到川渝地区的场景,也有对百姓们返迁回中原的描绘。”徐彬说,这组雕塑还将展示客家耕读、划龙船、客家酿酒等客家人劳动生活的场面。

      最后一组雕塑将安放在最靠近孙中山铜像广场的地方,徐彬说,他将设计八个客家名人的雕塑群,使其能与铜像广场完美过渡,并让游客对客家人物有更深刻的认知。

“大客家”与本土特色

      从“历史阶梯”这个项目中,记者发现,它与客家文化公园的整体规划设计理念是一致的:既展现河源客家的本土特质,又有“大客家” 的理念。

      在这些雕塑作品中,对客家人的历史风情、劳动生活的展现,多以河源本地的文化元素为主,比如紫金花朝戏、客家娘酒的制作等,此外还展示了韩愈、文天祥、李焘这些与河源有关联的历史名人。

      但“天下客家是一家”的理念也得到了凸显。据徐彬介绍,作品中会有客家围屋的圆雕,这些围屋既有本地的四角楼、半围,也有福建等客家地区的圆形围屋;此外,八个客家历史名人虽以河源本地名人为主,但选择范围却不局限于河源,而是放眼整个大客家。

      记者了解到,作为景观,“历史阶梯”不仅有较强的艺术欣赏性,同样也具有较强的参与性,游客可以参与互动、娱乐。比如,项目中布置了一个舞狮的雕塑,市民可以把头伸进张开的狮头里拍照,亲身体验一把客家人喜闻乐见的舞狮文化。“普通雕塑可以观赏却不能玩,这次我们专门设计把雕塑互动性表现出来。”徐彬说。

      据悉,该项目将于近期动工,预计后期制作、安装等工作将在5 个月内完成。

     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上一篇:一企业开创我市工资集体协商先例
下一篇:河职院获佳绩胜出 冲击创新大赛决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