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老人走失事件频发 警方建议市民给老人准备一张信息卡

老人走失事件频发

     17 日晚,市110 报警服务台接到江宝路一家食府的电话,称有一位70 多岁的婆婆走失在其店内,联系不上她家人,怀疑是得了老人痴呆症。接警后,城西派出所的警员几经周折,才将老人送回家。

      无独有偶,9 日凌晨,紫金县水墩镇村民杨子渊发现自己70 岁的老母亲不见了,5 天后,才在百里外的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找回了老人。

      这是这个月发生的两起较典型性的走失事例。记者了解到,在基层派出所,类似的求助案例每个月都会发生几起。兴源派出所的教导员黄伟红告诉记者,11 月以来,该所的巡警就已发现了4 名走失老人。

      “让我们犯难的是,迷路的老人往往说不清自己的家在哪里,身上又无联系方法,这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黄伟红告诉记者,面对这类走失老人,大多时候,他们只能将老人衣着、体貌特征等信息传送给110 报警服务台,与相关的报警求助信息进行核对,或者靠一些热心群众提供的线索来帮老人寻找家人。

      但是,一些独居或外地过来的老人,他们的家属甚至不知道老人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走失的。黄伟红说,为了照顾好他们,只能将这些老人送到救助站。

易走失有多重原因

      老人走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或精神疾病。据源城区上城医院精防办主任何秋平介绍,患有血管性痴呆、脑萎缩等病症的老人记忆力和定向性下降,容易走失。

      据了解,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往往自尊心很强,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得了病,在子女阻止他们独自外出时,会怀有抵抗情绪。然而当这些老人自己走出家门时,却往往认不清路,结果导致迷路。迷了路,他们也很少主动向路人询问,宁愿独自在路上游走。

      “11 月的时候,我们在兴源路遇见一个迷路的老人,问他家庭住址、联系方法,他也不说,想带他回所里也不愿意。”黄伟红就曾遇见过这样的事。

      此外,也有老人因年龄太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和语言交流功能下降,导致迷路走失。由于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一段时间内,小区附近的道路、店铺等可能发生变化,如果老人不经常外出辨识道路,就容易迷路。这对一些随子女从乡镇或外地刚搬进城市不久的老人来说,陌生的环境更容易让他们迷路。

建议给老人备张信息卡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预防老人走失或为走失老人尽快找到家人的问题应得到足够重视。

      市民王先生认为,老人的家人和亲戚应该多关注老人的生活,社区可以建立较为完善的养老助老服务体系,政府部门可以为这些老人建立相关电子档案,一旦走失,可以通过这些档案对比进行寻找或确认。

      警方则建议家人为老人准备一张个人信息卡,卡上记录姓名、年龄、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放在老人口袋里。

      此外,一些带有GPS 定位功能的手机也有利于找寻走失的老人。记者了解到,惠州市老龄办与惠州移动公司曾经为部分空巢老人发放了带有SOS 呼叫功能的老人手机,通过手机也可以定位到老人所在的地址。因此,有条件的市民也可以为老人配备类似的手机,一旦发生老人走失,可依托GPS定位。

      警方同时提醒,如果家人发现老人走失后,除了发动身边力量进行寻找的同时,应及时向110 报警求助。

      本报记者 蒋安春 见习记者 周秦






上一篇:冬至大过年 市民坚守客家传统排队品尝萝卜粄
下一篇:店主将香烟递进小车后 “顾客”乘机突然开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