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英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 “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我在英语教学中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良好的组内互动,不仅能激发每个学生的热情,而且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发挥集体优势,有利于班级的团结,这种教学形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同时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也有帮助,是种不错的学习模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是20 世纪70 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并实施的。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和互动来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有效的教学理论的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1.互相提问。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何让学生都能有说的机会,光靠老师提问是不可能的。学生之间的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增强学习效果。提问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尤其是在句型操练中,每人造出一个句子,同时还能从别人的句子中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改。

      2.轮流发言。分组后,小组的成员轮流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强调个体的主动参与,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应主动发言。

      3.小组表演。结合小学生好动、爱表现的性格特点,学完一段对话,通过表演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学生非常踊跃。每个小组都不甘示弱,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成员都能在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老师结合表演各方面综合考虑,选出最佳小组,并给予表扬。

      4.竞赛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中,多采用竞赛方式。而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更能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使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

      1.调动了学习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合作过程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在没有包袱的环境下少了一分拘谨,平时很腼腆的学生也敢开口说英语了。

      2.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的分组原则是以自然座位进行组合。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互助合作,有助于老师的管理,同时可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在积极主动地忙碌着、参与着,没有被逼迫的感觉,学生更有自信了。

      3.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成员都承担各自的责任和扮演各自的角色,大家认识到,只有同心协力才能获得成功,同时感受到了集体力量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4.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实现优势互补。由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小组里其他基础差的学生,互相交流,互相鼓励,遇到不懂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在此以PEP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time is it ?》第二课时为例,谈谈教学过程。根据性别比例、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我将全班分成7 组,每组 6人。

      1.确定目标。这一课时主要学会询问时间并给出正确的回答,能简单描述自己在不同时间进行的日常活动,主要掌握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 It's time for…… 以达到能在具体情景中正确运用的目的。

      2.启发引导。先复习有关日常活动的动词短语,A部分Let's learn 中已经学过一些,可以做动作猜词组,给名词快速说词组等方法进行复习。

      3.仔细观察课文三幅图,查找资料、生词。

      4.小组合作操练。运用提供的句型,结合图片,用简单的话描述图上内容,还可以用本句型进行扩展,说说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在不同的时间做什么事情。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参与小组,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进行小组合作效果好。

      5.总结、表扬。教师挑选一幅图提问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句型,通过各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并针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语法进行讲解,让学生互相检查,并针对各小组掌握情况、互助情况等作出鼓励性评价。

      6.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进行巩固、自我检测。

     






上一篇:引导联想 活跃思维
下一篇:轻重有度,褒贬有节——批评学生要恰当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