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要立足于力求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积极性,抛弃过去那种“我教你学”的教法,教活每一堂课,努力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在进行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笔者在平常的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摒弃“满堂灌”,注重精讲
现在,一谈到“讲”就有人嗤之以鼻,这太极端化了。“满堂灌”的做法我们当然要抛弃,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讲课,完全由老师讲或由学生自学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没有教师合理的组织、点拨和引导,课堂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我们不能忌讳 “讲”,但是要注重讲的质量,教师的讲解要以科学和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以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该讲的要讲到位,不该讲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也就是说,教师的讲要做到精讲,而精讲我觉得主要应该把握好下面两个环节:
1.讲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能揭示政治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方式,是学习迁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学生明确了知识结构,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促进知识迁移顺利地进行。学生对教材知识结构掌握的越扎实,越深刻,就越有利于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超强,越容易产生广泛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强调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融会贯通。
2.讲重点、难点、疑点。教学重点是指在学科体系中起关键作用、主要作用的知识。讲好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易于混淆和误解,不易掌握的知识。教学难点是教学的暗礁,讲解不透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疑点是指学生思想认识中存在的困惑,它常见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和疑点的精神实质,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结构中去把握。
二、实施范例性教学
所谓范例性教学,是指从古今中外大量存在的事例中,精选出包含本质属性、规律性知识的典范事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研究,弄清其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出该范例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知识,并用以指导学生今后的行动。范例性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举例性教学实施的,其目的是通过范例性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
在实施范例性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精选范例。经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我认为所选的范例本身要符合 “四性”:
1.典型性。古今中外,现实生活中,事例无数,但要精选那些含有本质性和规律性知识的范例。因为政治概念和理论本身较为抽象,没有典型性就不能深刻的演绎和运用它。
2趣味性。如果理论性太强,就会导致学生难于理解,打击学生的主动生和积极性;相反,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
3.生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人物栩栩如生,情景动人,印象深刻;相反,呆板、生硬的范例不能吸引学生。
4.多样性。范例应是多种多样的、正面的、反面的;古代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 ……如果太单一,就不能全面说明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加强学法指导
在运用范例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是教学的最大障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怎样教,更要研究学生怎样学,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转变教学观念的突破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学生内因作用的有力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需要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方面很多,例如要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复习、听课、读书的方法,掌握解题的技巧与方法。
以解答开发性试题的思路与步骤为例,我是这样进行学法指导的:
1.精析题意。这是解答试题的基础。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现象。首先,精析材料所反映的重要观点。其次,精析试题的设问,明确回答试题的要求。再次,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从不同角度谈谈对材料的体会。
2.回归教材。开放性试题的题例及其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我在解题时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事实证明,那些脱离教材的盲目判断,东拉西扯、高谈阔论,均为应考之大忌。回归教材,就是要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和教材联系,找出解答试题的“知识点”。如讲袁隆平的事迹、贡献时,就从科学技术的作用联系到教材中关于科教兴国的知识点;从袁隆平一生扎根农村,长期坚持搞科研联系到教材中关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知识点;从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系到教材中关于如何成才的知识点。
3.注重发散。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开放性试题的最好方法。这种发散思维可以体现在对每一角度问题的回答上,如从科教兴国战略的角度来解答袁隆平的事迹、贡献时,就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发散联想到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然后,从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以及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等方面继续进行发散思维。这种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思路与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总之,政治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主观地向学生灌注知识,不能“填鸭式”地教学,更不能让学生生吞活剥,呆读死记,而是要教师运用自己探索出的新教法,新课型,让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轻重有度,褒贬有节——批评学生要恰当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下探究式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