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育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已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本人指导学生自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和主动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方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1.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应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如教《“神童”的秘诀》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是“神童”?为什么说是“神童”?“神童”的秘诀是什么?由于抓住了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这就激起了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也使他们懂得了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捕捉关键字眼反复推敲,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2.以境引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对《大海的歌》、《锡林郭勒大草原》、《庐山的云雾》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3.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教《心中那盏灯》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树立自学的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课堂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自学。我除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查询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外。我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可能已通过自学但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树立起自学的信心。
三、教给自学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如古诗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读、看、想、说、画这四个教学环节。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它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对《山村的早晨》一文的教学,先精讲第一段,让学生感受山村的可爱,早晨的美妙,接着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自学第二段,老师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找出作者在描写这一段落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最后放手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独立自学第三至六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可见,学生对一些修辞手法已初步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指导学生读书,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了提高。
除了教会学生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还教学生通过对重点词或重点段落的理解来理解文章内容,还教会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
总之,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成绩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