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让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正如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指出:“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小学体育课程,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如何让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转变观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课程关注的并不仅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视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首先,我们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确确实实为学生的健康考虑,在行动中树立 “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的观念。其次,教学中不仅只关注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增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最后,除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和表现外,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容忽视。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改进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要想通过体育课增进学生的健康,最重要的是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就应该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教师与学生间应建立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尽可能以一或二个教学内容为载体,达到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素质的目标;再者,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更努力地学习、更好地发展,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

      三、面向全体、平等对待,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设置的一门课程,旨在增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因此,我们的教学对象应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既然如此,那么,不管是运动技能强的,还是运动技能欠缺的学生都应受到教师同等的尊重和关注,并且还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 “新课标”为指导,积极转变观念,认真落实 “健康第一”的思想,努力做好以上三点工作, “学生健康状况堪忧”的现状一定会得到改善,小学体育课程也一定会生机无限。






上一篇:“初二现象”探究
下一篇:浅谈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