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对体育投入的调查与分析
农村教育占全国的75%,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是薄弱环节,并且农村教育容易被忽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搞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尤其不可忽视。笔者抽选河源市各县区中的30 所农村小学采用问卷调查式进行研究和分析,试图从中了解,在新农村建设下,农村学校对体育投入的现状以及体育健康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
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研究的对象
广东省河源市内各县区中抽样30 所农村小学学校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31 份,有效回收问卷30 份,问卷回收率为96.7%,调查程度规范,正确。(2)调查访问。直接到农村各所小学,对体育老师进行上访的方式了解情况,收集资料。(3)数据统计法。将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处理。
二、研究内容
1.对学校每学年投入购置体育器材的情况。
表1:
从表1 中可以看出学校每学年购置体育器材投入情况,每生人均投入10 元的学校为0 所,有90%的学校是每生人均投入5 元。据了解,人均投入5 元购置器材这个数额是大部分农村小学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划定的。而还有10%的学校是没有投入资金购置体育器材。从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学生人数为350 人左右,如果按每生年人均投入5 元的标准,一年投入仅为1750 元。
2.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情况。
表2:
从表2 可看出,学校体育场地拥有200 跑道的学校有4所,占13%,拥有60米跑道的学校有24所,占80%,还有2所学校是没有田径跑道的。体育器材的调查统计中,其中最为普及的是篮球,98.3 %的学校中有篮球,其中数量最多的有6 个,有乒乓球台的学校占34.7 %。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主要以篮球、体操单双杠为主;所谓的体育用品都是学生自备的毽子、小沙包、跳绳等,与教育部规定的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满足不了教学要求。
3.学校购置体育器材资金的来源情况。
表3:
从表3 可看出,学校购置体育器材资金主要靠政府拨款或拨给器材的学校有29 所,占 97%,而主要靠学校自筹的只有1 所,占3%。政府拨给的器材比较单一,而且数量较少,大部分学校只有几个篮球和田径常用的器材等。总体上看,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紧张是突出问题。有93%的学校认为,体育经费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影响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经济发展缓慢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也表明,除了一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一般成正比关系。
2.农村教育中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仍较为普遍。一些主管领导从思想上对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了解、认识模糊,在工作中态度消极,主观上不想给体育多投人。
3.各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就调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还是空白,对如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在这类地区开展工作的经验也还不丰富。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政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体育专项经费的投入,树立基层政府发展农村体育的观念,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评价体系,促进新农村体育健康、有序发展。省、市两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要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资金,以保证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建设。
2.创造条件,争取社会和当地企业的支持。要争取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以筹集资金和寻求帮助,完善设施,创造有利的体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放下架子,积极、主动地与本地农民企业家联络感情,想法说服他们为家乡教育做贡献。
3.扩大对外交流。农村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大中专院校进行业务交流,聘请高校教师指导工作以及聘任高校体育领导为名誉校长,把本校建成多个高校的实习基地,加强往来和感情的投入,从而每年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援助。
4.利用现有设施,实施体育健康教育。在争取政府部门加大投人的同时,学校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要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土法上马,结合校舍、校园建设,采用修旧利废、就地取材的方法制作和开发各种使用简便、安全、经济实用的小型体育器材。
总之,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解决经费紧张的局面是当务之急。因此必须提倡根据实际情况广开渠道,以多种途径和方式解决农村学校体育的资金短缺问题。
上一篇:浅谈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下一篇:如何增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