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是抓好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其中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是新授课的延伸和继续,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和技巧的重要途径。优化教学过程,就必须优化练习,有目的、有针对性、巧妙又恰到好处的课堂练习,可以使教学过程优化,从而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面浅谈一下我在课堂教学中三个不同阶段练习设计的尝试:
一、对新知识生长点巧设练习,启发思维
恰当地对知识进行迁移,是使旧知转化为新知的一个重要手段。新知识的教学,往往可以凭借学生自己掌握的旧知识,通过观察、比较,自觉地探索规律。善于巧设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样的练习一般放在讲授新课前,作为铺垫。如我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这样设计练习:让学生把两个圆片摆一份,摆三份,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圆片?学生很快写出加法算式: 2+2+2=6。这时,我指着加法算式问:是几个2 相加?学生很快答出3 个2,然后进入新课,向学生说明,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算式怎样写呢?经这一问,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我趁机讲明白乘法算式怎样写,板书出2×3=6。我再一次巩固练习,让学生把4 根小棒摆一份,摆了5 份,要求共有几根?先写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然后又进行多次摆图练习和写算式练习,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的练习,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促进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
二、在新知识的应用中,巧设练习,强化新知,发展思维
当学生学习过一个新知识后,要及时进行反馈练习,以达到强化新知识的目的,这个阶段可分三个层次:
1、基本练习,也就是形成性练习。讲什么,练什么,以基本题为主,有目的地围绕本节教学重、难点进行强化练习,以达到全班同学理解并掌握本节教学内容的目的。
2、熟悉练习,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以达到防止定势思维和不同层次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讲“有余数的除法”时,基本练习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不计算,直接写出余数是几?
这种练习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思维的敏捷性。
3、综合练习,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本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等,将有关概念、法则等知识灵活应用。这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十分有益。精心设计练习,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环境。如在学习了乘法计算后,我设计这样的练习,把“9×7=63”改写成除法算式,把“72÷8=9”改写成乘法算式,及应用题“三年级有48 个同学,平均分成6 个小组,每组几个同学?”解答后改编成另一道乘法应用题。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三、在综合应用中,巧设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数学教学既要照顾到中、下层学生“吃饱”,还要照顾到中、上等学生“吃好”。所以教学应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且思考性较强的练习,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学了乘法口诀后,我出了这样的一些练习,写出得数是 12,是18,是24 的乘法算式各4 条。学习了余数除法后,我出了这样的一些练习,下面算式的被除数相同,你能填出数吗?( )÷6=( )……3 ( )÷8=( )……7 ( )÷7=( )……4 ( )÷9=( )……3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巧设课堂练习,不仅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掌握新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一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法初探
下一篇:让德育的馨香弥漫美术课堂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