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激趣教学法初探
实施新课程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强化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和活动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那么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激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趣的政治课教学,是失败的教学。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应富有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激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
1.以喻激趣。在教学中,尽量采用那些与教学内容有共性的事例来做比喻,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如用“身体和衣服”的关系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用“树根、树干、树枝”作比喻,说明三大产业的关系;用“开窗户与安窗纱”的道理说明对外开放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关系。这些浅显易懂的事例都起到了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理论,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2.以情激情。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启学生心灵情感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丰富内容,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或莺歌燕舞、或高亢激奋、或如泣如诉,从而以情激情,以情育情,去激励学生感召学生。
二、变换学习材料的呈现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政治材料大都枯燥、乏味,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借助投影、幻灯、多媒体等手段将学习材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1.教师应了解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政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施教,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具魅力,能跨跃时间、空间,它可集音、形、声、画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以具体、生动、形象的内容让学生感知和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将课本枯燥的数字转换成图形、图表,使学生有兴趣观察;利用多媒体教学、音响资料把学生带入事件或材料的场景,把事件或材料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的情绪也跟着活跃起来。
2.在教学中适当照顾学生的兴趣,讲述生动、具体、内容新颖、能结合日常生活,对教学有启发、帮助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认识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人口的现状等问题时,我把搜集到的一些相关数字转换成了图表,使学生更直观、明了的理解课本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面向社会实际,剖析社会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国内外重大新闻,有许多和教学内容有关。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对新闻很感兴趣,特别对国家关系、军事动态、体育新闻等,更是显示出极大的热情。选准这些新闻热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讨论、总结,会使他们兴致大增,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而且起到了培养学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学习态度,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布鲁纳曾说过:“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其知道这个学科值得学习。”教师不应单纯的把政治教学与升学联系在一起,而应结合政治学科对社会的作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体会政治学科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从而激发学习政治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感知教材内容,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必须适当地采用教学手段,以灵活的多样的方法,不拘一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当抓好每堂课的导语设计、主题讲解和课堂小结三部分,用扣人心弦的开头,引人入胜的主旋律,意味无穷的结尾环环相扣,使学生乐学不疲。对教师而言,必须从心里乐于接受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功的愉悦,才能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很多,正所谓“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科教学改革也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上一篇:试论学生语汇贫乏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和教师素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