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和教师素养

     语文教育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历来备受人们重视,而教师素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备受关注,同时人们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那么,新课程标准的当下我们又如何顺应时代的变迁来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师素养的培养呢?教师素养又应该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标准呢?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过程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呢?

      1.语文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真正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谨防偏离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

      2.要讲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实效性,谨防流于形式,要注重与其他学习方式相互结合,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3.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发挥其激励作用,也要谨防诊断与引导功能的虚化。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素养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提高教师的素养是教育工作一项重要的内容,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那么,在新改革的今天,教师应具备什么素养呢?

      1.文化底蕴。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广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综合素养高低,关乎所导演出来的课堂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现代教育需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的老师。

      2.教育追求。一个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才能真正把教育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而不是一种聊以谋生的手段;才能在教育事业上孜孜不倦的有所追求;才能达到一种对事业的挚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

      3.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我们处理日常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技巧和艺术。教育智慧植根于对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和运用,植根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植根于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

      三、语文教学与教师素养的联系

      山东省泰安市青年教师程翔,一次在课堂上朗读一篇学生作文,准备读完后让学生分析。突然,一个学生指出这篇作文是抄袭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老师没有去批评、指责抄作文的学生,却说:“这的确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以前没有读过。今天读了以后,就像喝了杯甘甜的美酒,真是美的享受。同学们听了也是美的享受。我们应该感谢这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这位同学表示感谢!”同学们的掌声打动了那位抄作文的学生,该生后来专门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记叙当时自己的感受以及所受的教育。

      这感人的教育佳话,固然说明程翔老师已经具备了机智灵活的教育应变能力,但更主要的,是让我们通过这件事感受到程翔老师对事业、对学生的一片爱心。老师的教育艺术、教育机巧……都是植根于对事业、对学生挚爱的深情之中的,这种种都是教师素养的完美表现。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基于他优越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时候是看他所起的教育意义的深度和广度,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教书育人,育人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语文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更是严格。俗话说:“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每一位有出息的语文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

      从传统的教学走向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上一篇:政治课激趣教学法初探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